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1 / 2)

加入书签

恍然了悟,“合着你向老祖宗特意举荐她,便已有了这番心意?”

  其实那日贸贸然自刘清洵口中道出个“姜家之女”, 她心里就隐隐有些感觉。只是当时过于仓促,没来得及细寻思。

  刘清洵没有承认,亦未反驳。瞧他淡笑不语的样子,算是默认。

  “这朝臣之女不计其数,大把的女子待字闺中,为何偏是那姑娘?”德妃好奇道。

  “母后不满意?”刘清洵也不着急,慢悠悠地反问道。

  德妃不由得回忆起于祈福大典之上那位侃侃而谈的女子,模样身量自是不必说的出挑,学识胆量亦不逊色,家世虽不说多显赫,倒也还过得去。

  只是这之前从未听闻自己儿子跟那姑娘有何牵扯,更何况……

  “那孩子倒是个挑不出毛病的。”正说着,德妃好像忆起什么,忽而蹙眉对他道:“可我怎么听说那姜唐两家乃是世交,唐家独子与其青梅竹马,更有父母之命的婚约维系?”

  若因一个女子,而与手握军权的将军对立,绝对是件得不偿失的傻事。这才是德妃所担心的。

  “唐忱已退婚,他二人现在并无干系。”刘清洵四两拨千斤地解释了句,似乎对于此事并不太在意。

  德妃心里疑惑更甚:

  这好端端地为何被退婚了?

  饶是那姜柠再貌美再□□,堂堂一个皇子,甚至可能是未来的储君,若要迎娶位被退了婚的闺秀,日后又该叫人如何揣测了去?

  “洵儿,母后知道你如今也大了,这往常里繁事夯碎,寻个心细的女儿家在身边无可厚非。你若真觉得那姜丫头不错,先纳过来也无妨,不见得定要迎娶不是?”

  “姜柠,是定要做正室的。”

  那头话音将落,刘清洵便极快地接了话茬。他语速不紧不慢,却如磐石般笃定,丝毫未见犹疑。

  德妃微惊,却见他并无玩笑之意,不禁疑道:“为何?” 

  “中秋那日,儿子前往西淮坞布施,姜柠说她回姜府路上途径此处,恰巧瞧见我。”刘清洵将手中盏盖扣上,轻笑了声,“可问题是,西淮坞坐南,姜府朝北,两地相隔数条街,如何也不会是途径路过。”

  “所以?”德妃心下揣摩了几分,未明其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