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2 / 2)
邓伊伊路上看见一家还算不错的书斋,回头便对旁边赶车的方维说道。由于牛车有限,车上仅仅拉了方维的老爹和媳妇,还有赶车的方维和坐在另一边的邓伊伊。其余两名残兵、方维父子和厨娘豆娘自然只能走路。
方维本来已经绝望了,可后来却没想到邓伊伊临走之前捎带上他们一家,简直就是绝处逢生,早就对邓伊伊感恩戴德。此时听到这小主子居然要买笔墨纸砚,不由感叹自己这个秀才总算有点用处了,自然赶紧应是。
却见那家书斋门牌居然叫什么“寒门贵子”,里面进进出出的也都是一些一看就是文雅的读书人顾客。只是看模样也都不过是寒酸秀才,想来也是间贫民书斋。
让杨宁和贾洋照看牛车后,邓伊伊带着方维来到了书斋之内。却见里面几乎都是些贫困的读书人在挑拣书纸,唯有两个伙计在打扫卫生,柜台后则有一名文质彬彬的青年男子,正手执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邓伊伊刚摸着那些纸张想问价,却见一旁的方维手里摸着那些书纸貌似一脸怀念的样子。文人果然对书纸的感情,非常人能理解。谁知方维道:“本以为是家简朴的书斋,没想到这些书纸质量却不错。”
“是吗?”邓伊伊眼前一亮,本以为是家贫民书斋,没想到质量居然还都不错。邓伊伊看那些繁体字,感觉有些《千字文》《百家姓》的赶脚,原来这个朝代也兴“千家经”这三本启蒙读物。遂各拿起一本,还拿了个讲述有关于这个时代历史的书籍。
没想到方维倒是在一旁十分满意,解说道:“《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这三本是启蒙读物,主子是想给人启蒙吗?至于《史林》是讲述历朝历代历史的事情。”
方维见邓伊伊准确无误的挑了三本启蒙书籍,其实还挺诧异的。因为按着邓伊伊的穿着,农家子弟很少识字呀!还是说京城一带的农家人,都是识字的?也太令人匪夷所思了。来自地方的属蛇□□丝方维再度膜拜了下京城的农户们。
邓伊伊将书递给了方维,道:“就这几本吧!我们再去买些笔墨纸砚之类的。对了,你如果需要什么书,也拿几本吧!我家里需要启蒙的弟妹,还得你看顾些才行。”
“真的?”
方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想到让他回去不做粗活,而是……没想到今日的好运一道接着一道。兴奋的方维赶紧挑选了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爱不释手的样子还真有点滑稽。邓伊伊回头去找买纸张去了,看见一沓子一沓子的质地完全不一样的纸张,问了后才知道古代纸张都有三六九等之分。什么粗纸、细纸、下等中等上等宣纸的,最差的粗纸二个铜板一张,最好的宣纸十个铜板一张,一张纸大概半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