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1 / 2)

加入书签

如果再要多开的话,除了每年的农税之外,还得加一个地税,跟买地也差不了多少,荒地自然不如熟地来的肥沃,不合算。

算上三个孩子,秦大山一个人就得开六亩地,而秦小山就三亩地,看起来差距甚大,对此王氏颇有一些想法,但老郑氏也不理她,她左右是要跟着大儿子过的,总不能分到的地分给了小儿子,自己还吃大儿子家的饭吧。

冬天不能种田,但秦大山秦小山还是打算乘着土地还没有冻上的时候深耕一次,埋一下肥料下去,这样明年这地即使不如黑土地,也比一般的荒地要好许多。

秦大山和秦春沛是一块儿出门的,不过一个往地里头走,一个往村口的位置走。

刚下过雪,泥地走起来特别的滑,秦春沛一路上都走的小心翼翼的,很快周围往那个方向走的孩子也多了起来,一个个都一脸严肃的叫他老师。

秦春沛面露微笑的点头打招呼,这事儿还得从他们落户那时候说起,秦老村长带着他们进了羌家,原以为还要磨上许久,谁知道那羌村长一口答应下来。

只是答应之后,羌村长才悠悠然提起一个要求,就是让秦春沛在村里头办一个私塾,说是私塾,其实就跟扫盲班差不多,只要村里头的人愿意都可以来上课。

羌村长也不贪心,只要求了三年,这三年时间之中,秦春沛来上课还能拿到束脩,当然,村子里头各一份,其他愿意来上课的人家就意思意思就是了。

秦老村长还有些犹豫,生怕耽误了秦春沛,秦春沛却一口答应下来,要知道他虽然有童生的名头,但年纪小,谁家愿意请他当开蒙的老师?

羌村长给的束脩虽然少,但也是一份收入,更别提那些村民时不时给他们家送一把菜,抓一把米什么的,这些平时不值钱,但对秦家来说却帮了大忙了。

等秦春沛走到私塾,也就是当初那个破庙门口的时候,依稀听见里头喧闹的声音。但等他踏进大门,那喧闹的声音顿时安静下来。

秦春沛心中十分满意,他两个月的功夫总算是没有白花,至少如今私塾看起来有模有样了,不像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各自说话叽叽喳喳的跟菜市口一样。

“先生来啦!”首先叫人的是个三十出头的汉子,也是这会儿农闲,他们窝在家里头也没有啥事儿,就打算跟过来认几个字,好歹出门打工的时候不被人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