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1 / 2)

加入书签

br />  不过几日功夫狼崽子就片刻也闲不下来。

  许是刚才命悬一线,许是今个一波接着一波,老太太瞧着蓦地突然老了许多,藏在发间的白发愈发的显眼起来,瞧着身子也越发的单薄无力了。

  旁的沈宁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她头一次听到老太太说这些个话,原本以为人总在乎那些个门楣,不成想其实老太太看的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只是音着疼惜,处处忍让罢了。

  不过如今看起来,沈家似乎并不清楚她家人东宫一事是为了什么,沈千恐怕也是被白潇月给糊弄住了。

  就如同十七年前那般。

  呵,但那又如何?

  沈家,还是要清清干净才是。

  柳念瑶这次可不会因为白潇月哭哭啼啼几次而轻易过关了,饶是沈千挨着老太太的面子也不敢如此放肆无忌惮,有些事总是要撕开那层纸,才可以看的更清楚。

  老太太被轿子驾回了福康院里头,并命人将翠玉打了三十大板关了起来,老太太心里头明镜似得,自己院子里头干不干净,恐怕早已是心中有数,今个其实不过是个由头罢了。

  至于夏院以及苏媚的院子里头,皆都被沈千的人一一守住,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半步,胆敢擅自靠近者乱棍打死,而沈宁院子里清月正带着人细细收拾着,至于秋云翻墙出了沈府与秦昱安排来的暗卫低语了几句,她才松了口气,随后便又翻了,满脸喜色的往里屋去。

  一场闹剧就这样收尾。

  而沈千在离开文院前,被沈宁叫住。

  如今满脑子只剩下这几句话。

  他从未认认真真看过的女儿,站在烛台边上是那般惊艳动人,她嗓音温柔如水,却诉说这世间悲哀。

  而人眼眸着里压抑着的冷漠,更是让他如鲠在喉。

  不论他信或不信,都无法掩盖内心里的猜疑。

  或者说,怀疑早就在了,只是他不愿意信。

  沈宁说:“十八年前,朝云寺十里桃花亭里,有一将士被人伏击而重伤昏迷,白家大姑娘白潇晴为离世之人祈福,但因着贪玩躲开女侍,却救了那名将士,而后悄悄细心照顾半月之久,待离寺那日只留下一支簪子。”

  “而将士却记不清女子是为何人,两年后,他回到家中便无奈顺从母亲去见了别家女子,而那女子发髻上的簪子恰好与他手里的那一支簪子为同支,后来那女子告诉他,是她救了他。”

  “将士却不知那簪本是姐妹簪,又何来同支所说?”

  “世人都知白家大姑娘算计自家妹妹嫁入将军府。”

  “却不知是人早已识得那将士是自己照料之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