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1 / 2)

加入书签

州闻言站起来冲着秦宏瑾就是长长一礼,弄得秦宏瑾赶紧跳开,嘴里说着“使不得使不得。”

  “这礼啊,您受得。”孙知州说,“孙某就是一介书生,虽说入仕途有些日子了,但是您也知道,这京官连个上朝的机会都没有,成日也就是处理些小事。好不容易谋了个外放的官职,是升了好几级,可是却是雍郡这地界,不瞒您说,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是真不想来啊,可是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过来。亏了有您在,不然,我估计我连您后院的周妈妈都吵不过。都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看啊,秀才遇到这老妪,才真是说不清呢。”

  秦宏瑾听完这话差点笑出声来,她特别想告诉孙知州,这周妈妈不是一般人,不光他吵不过,她自己都吵不过。

  回到后院,秦宏瑾让青红倚绿把东西收拾一下,过两天就去白玉谷。又亲自跑到厢房告诉周妈妈一声。

  秦宏瑾见屋门关着,抬手敲了敲门,一会儿,才听见周妈妈说进来。她推门进去,看见周妈妈正坐在椅子上收拾针线箩筐。说:“您忙着了啦。我就跟您说一声,过两天我就去白玉谷了,您也得跟我一块儿过去。毕竟名义上您是我请来照顾我的,我去哪儿,您得跟着去哪儿。”

  周妈妈抬眼看着秦宏瑾,说:“行啊,这么些年我都过来了,哪儿不能待啊。就是我这小孙女,您想好怎么安顿她了吗?”

  秦宏瑾挠挠头,说:“要不让她跟着一块儿过去?”

  周妈妈翻了个白眼,说:“我倒是想让她跟我一辈子,可惜不能够啊。她是个姑娘,年岁到了得嫁人。”

  秦宏瑾沉吟了一会儿,说:“您是打算让她在这儿找个人嫁了?”

  “也只能这样了。”周妈妈说。

  “那个,周妈妈,如果您愿意的话,我能派人借着递奏疏的机会把安乐带回京城。”安乐是周妈妈孙女的名字,寓意也简单,只求一世安乐。

  “她孤零零一个人在京城待着?”周妈妈问道。

  “这个自然不是。我在京城有几个要好的姑娘,我能托她们安顿一下。您放心,她们是绝对值得托付的。”秦宏瑾说。

  “都是哪家姑娘,说来听听?”周妈妈道。

  “一个是付尚书家的小女儿,一个是吏部侍郎夏程辉的侄女,还一个是个普通百姓家的姑娘,姓林。”

  周妈妈听完秦宏瑾的话,抬头看了她一眼,说:“秦姑娘,有句话您听过吗?姜是老的辣。您在平辈儿的姑娘里,那是算得上智勇双全,脂粉堆里的英雄,世间男儿都多不及你。可是,您这心眼儿耍在我身上,可就不应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