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 / 2)

加入书签

身边人的不对经,心中冷笑,面色却未变:“三日后,谨哥儿也不用去学堂。不如一起去?”

  老夫人懒懒的抬眉,看了一眼秋姨娘:“谨哥儿便留在家里吧。我听他父亲说,近日谨哥儿功课略有懈怠,正好趁着这时间,好好的补补之前的功课。”

  秋姨娘心中一沉,喏喏的应了声。老夫人语气中的不开心,表现的太过于明显。

  想来,谨哥儿带着秦韵去假山上的事情,终归是惹怒了老夫人。

  一伙人在寿安堂说了会儿话,芍药便进来道早膳已经摆好。众人才去了花厅用膳。

  秦家并不是所有人早膳都会在寿安堂用。

  老太爷和老夫人,也不喜欢过于吵闹,故而每月十五早膳,众人会一起在寿安堂用。其余时间,都各自在自己的院子里。

  秦韵沿着林荫小道,过了桥,再走了一段路,才到了韶华苑,在心里估摸了片刻,每天早晨,来去也是半个时辰呢。

  “姑娘,玉画回来了。”半夏站在韶华苑门口等着,看到秦韵,立刻上前道。

  秦韵脚步微滞,玉画啊。这可是个人才。

  前世,玉画成了秦谨的姨娘,只是不知道这个时候,是不是已经和秦谨有关系了。

  “她母亲的病可好些了?”秦韵抬步往里走。玉画的母亲常年身子都不大好,经不住受累,典型的富贵病,但庄稼人,怎能不受累。

  故而秦韵每月给了玉画一天的假期,让她可以回去看看自己的母亲,也顺道给家里帮把手。

  豆蔻微微拧眉,见等在门口的玉画,到了嘴边的话也吞了下去。

  “小姐。”玉画见秦韵进来,立马上前,站在了秦韵另外一边,有意无意的隔开了豆蔻和秦韵。

  秦韵不动声色的进屋,见竹篮子里的针线颜色较少,吩咐道:“去拿点针线,要颜色多一些的。另外,三日后要去宁安寺,该准备的东西,都得先准备好。”

  说着,秦韵转过头看着玉画:“玉画,前段时间我跌下假山,二哥受了冤枉,我让半夏准备了些东西,你给二哥送去,就说是我的赔礼。”

  玉画眼中瞬间浮上欣喜,开开心心的应了。

  “什么事?”等到玉画出了院子,秦韵才问道。

  豆蔻抿唇,“奴婢听说,玉画这些日子出手很是大方。她母亲已经许久未外出做活了。但家里的药材却是源源不断。”

  豆蔻也明白,自己和半夏、玉画都是一直跟在姑娘身边的,刚开始她也想,或许是姑娘暗地里接济了玉画。

  但是根据这两天的相处,姑娘却并不关心玉画,她才生了疑。

  秦韵眯了眯眼,“这件事情,你留心着便好,其他的话,不用多说。”

  第四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