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2 / 2)

加入书签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

  3、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

  4、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2][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1][2][3][4]

  2017年10月18日,□□同志在十九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