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2 / 2)

加入书签

查账

小杜氏嘴上虽言说妯娌的不对,心底深处却极为羡慕。

尽管这几年棉田出产比以前多, 丈夫在京都做工收益也行。

可如今不光她家光景越过越好, 村里其他人家也皆如此。

甚至有几户人家跟临村的秦二郎一样置了铺面宅院, 在城郊买了田产。

再者大儿子自成家搬进村东头的宅子单过后,让家里的进项也少了许多。

因此当秦氏说要在庙会期间做些小食卖时,不由也跟着心痒难耐,可苦于没提前准备。

“做小买卖?那咋不行, 反正咱们离城又不远。”郭氏回道。

而且随着京都人口数目激增, 使得他们郑县近两三年也跟着热闹起来,每逢市集大市农户多会挑着蔬果蛋禽前往街肆售卖。

只不过眼下正值春播农忙时节,田里的瓜果时蔬尚未至当令时,人才显得少一些。

“话虽这个理儿, 只是眼下大郎外出不在家,爹娘年岁也大了,我一个人两地来回折腾身子吃不消。若像秀萍那般能在城里寻个熟人借片地儿就好了, 哪怕给几个租钱也行。”

说话间小杜氏脑中已将村邻亲戚能扯得上的关系想了一遍。

郭氏抿嘴想了会, 笑笑接话说:“可不是嘛。”

……

钟月这边卖完两篮煎饼后, 街道上赶庙会的游人越涌越多, 围在她家小摊上的食客亦添了两层。

秦氏没法再做出多余煎饼让女儿跑着叫卖, 钟月只好在跟前打下手。

“二嫂,忙得过来吗,要不要搭把手?”挽着篮子的郭氏挤到秦二郎铺子前, 笑盈盈的扬声对低头忙碌的秦氏说。

“啥时候来的?累不累, 坐屋里头歇歇, 只一个锅我跟月儿忙得过来。“

秦氏抬头见是妯娌郭氏,面上笑容绽的愈发灿烂,匆忙扫眼其身旁除了夫侄钟义平,未发现其他人,出于礼仪随口问说:

“没跟大嫂一块来?”因要提前点播棉种,公婆曾说过今儿不来赶庙会,故只问起小杜氏。

郭氏脸庞上的笑顿了顿:“她去另外一个肆口了,我没啥紧要的物什置办,先来瞅瞅你摊子顺当否。”

得舅娘小刘氏的示意,钟月倒了两碗雪梨汤水,先递给郭氏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