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3(2 / 2)

加入书签

“好几层葛布裹着呢,又非冬天怎会那么凉了,不信你摸摸,没剩几块了,便宜两文钱包堆给你。”

尽管晨阳被巷子里的屋脊遮挡住也看出时间不早了,得赶回食肆帮忙,面对尚算熟人的曾子辰,钟月说话不再拐弯抹角。

近两年来,曾子辰绝大多数时间呆在县城居住,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才回钟家村几日。

其继母春花生了个女儿。钟月清楚曾子辰心里是爱护妹妹的,因为数不多得闲聊中,不经意里提起几次他的同父异母妹妹。

“好。你怎么在街上卖起煎饼来了,这个时候不是开始种棉籽吗?”

酒楼乱象

农忙他虽不下田做农事,可也知道如今这个时节该要着手种春棉, 从前年开始整个郑县的棉田渐渐改成春棉套种模式。

“棉种提前点上了, 来时给我爷爷说好了, 晚上帮衬着把油布草毡盖上。”

时间没相差几日,为进城做小买卖,母女俩早四五天培植棉苗。

“今儿不用去学堂吗?还是夫子也要赶庙会,放了你们的假?”

钟月舍掉一片葛布将煎饼帮曾子辰包好, 递给他随口问道。

“嗯, 明儿才去学堂。是在你三舅食肆置的摊吗?待会我要去酒楼,顺道过去给你捧捧场子。”

曾子辰从袖袋里摸出把铜钱,一手接下煎饼,一手将钱塞给她。

“表姐不是在三叔那, 搁我家铺子呢,秦家生煎铺子。”

手拎食盆的秦文斌好奇地望着面前与平常见过的人不太一样的清朗少年,小声替钟月应答。

“在我二舅铺子里, 隔条街巷。”钟月数够自己该得的铜板数目, 装进亲手缝制的钱袋, 将多余的几枚递给曾子辰说:

“东西卖完, 我俩得赶紧回去了。钱给多了, 喏,收好。”

见她一副商贩论得真切的模样,无奈笑着摇摇头, 收下归还的铜钱, 掂掂手里温热的软饼, 见钟月转身抬脚离开,不经过思索忽然叫住她笑问:

“月月,煎饼是你做的吗?若味道不错,待会碰上左邻右舍,好给他们宣扬宣扬。”

钟月无语朝他翻了白眼,嗔道:“我会傻到为练厨艺砸自家场子吗?”

她可没这大自信能够兼顾速度和色香味。说罢摆摆手,同突然变老实的秦文斌一同离去。

留下神色懊恼的曾子辰兀自捏煎饼,明知其不善厨艺,还提问些揭人短的话,脑子秀逗了吗,难怪人家不给你好脸子。

“不是去酒楼了吗,咋这快回来?”秦老太太听到拍门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