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2 / 2)
不用猜,这主意多半由大伯娘想出来的。
之所以纠结是因大伯和大堂哥对她都不错,尤其大年初一坟地烧纸夜幕里,大伯温暖粗糙的手掌一直牵着她往前走让她不那么恐惧害怕。
可念起小杜氏的为人,实在不希望二舅帮忙。
同钟月不同,秦氏对于帮忙物色活计之事并不反对,甚至希望能成功,如此心底的那抹对丈夫的愧疚感便会消散。
“我当啥大事呢,只要大侄子能吃得苦,京都活计有的是。忙完这一阵,我便回京都,到时寻到适宜的就捎信回来,让义林侄子去京都找我。”秦二郎满口应诺。
听二舅无任何犹豫同意帮忙,钟月纠结的心突然释怀,秦氏亦舒了一口气。
钟大海咧嘴笑出了鱼尾纹,虽然对方没说帮忙让儿子进棉织坊,但其答应仔细物色想来结果必然不错,心情舒畅扬麦子的动作愈发轻快。
竖着耳朵仔细听话音却没听清楚的小杜氏,强忍好奇心,暗说等丈夫回来不就晓得了,这时候若过去妯娌愈发觉得他们两口子都在求她,不得瑟死了。
……
结束一整日劳作后,整个乡野在黑色夜幕中沉寂下来,精疲力竭的农人沉沉进入梦乡。
躺在草席上的小杜氏终于得空询问枕边钟大海下午发生的事情,问完对结果尚算满意,可转念又觉得差了点什么,扭头道:
“你没问义林能不能进棉坊?”
京都的活计多了去,运河两岸的码头旁脚夫乱碰头,到了地方便能找活干,万一秦家二郎敷衍他们给儿子寻了个搬货工呢?
“京都近百万人口,多少人削尖脑袋想进去,棉坊又非二郎开的,说让谁进就能让谁进?既然人家都答应帮义林费心思物色,铁定差不了。”
钟大海对媳妇胡乱臆想十分无奈,女人能有男人更了解男人吗。说完将身子一侧闭眼不再搭理她,眨眼功夫已鼾声如雷。
恨得小杜氏连锤几下他光溜溜的膀子,翻来覆去好一会才睡着。
从麦收开始到秋种结束持续了大半个月,庄稼未出之前,终于可以清闲几日。
“要回县城?那你继母生产完还回这里吗?”
五月底的一日傍晚,村道上玩耍的曾子辰突然对钟月说自己要跟爷爷奶奶回县城宅子里陪继母春花生产。
家里还有好些宣纸不准备带走,除给堂哥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