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1 / 2)

加入书签

实在可恨的紧。

“哎,二海若没走,大海也不用这么辛苦做事了。”杜氏心里也对亲家借着她家二海的福佑,让儿子孙子挣体面活心存不满,可也没办法,谁让俩小子没有虎气呢。

“刚听大海说,有人起意给义林说亲,姑娘家大郭庄的。先不急,你先跟老三媳妇打听打听。”大孙子过完年虚岁都十七了,婚姻之事确实要提上日程。

俗话说贤媳妇富三代。虽然到年龄可却不可操之过急。杜氏对自己挑选的三个儿媳妇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老二的媳妇没能给孩子延续香火外。

说亲?俩儿子如今还挤在一个屋子睡,这条件有哪家姑娘愿意。

她真笨

她家院子虽然比二房三房宽敞不少,可人口也多。

如果双方均有结亲之意,到时姑娘那头的亲戚登门相家,万一嫌弃自家条件不好改变主意,以后还让儿子怎么再继续找媳妇?

心思电转间小杜氏已将事情想了个七七八八,笑着对婆婆讲:

“真的?我正想给您说这事呢,义林老大不小了,前儿碰到赵大嫂子去娘家亲戚还请她帮义林操心寻谋个合适的姑娘。”

“多物色几家也好,到时有进有退,不用任人拿捏。”杜氏赞同道,在她心里自家大孙子各方面都顶好,不愁找到孙媳妇绝不会打光棍。

多物色几家?小杜氏尽管也有此想法,可听到婆婆这般说,仍暗自撇撇嘴。

大儿子有模有样不假但挨不住其他方面扯后腿,哪家希望闺女嫁个穷鬼过日子。

“娘,一旦开始张罗不愁媳妇。可若进了门,房子哪里够住?”话毕,余光悄悄观察婆婆的反应。

村东边那片几年前按男丁分的宅基地有好几户人家打算开春建院子,因为再过三四年要去官府更换户贴了。

这些年村里没少添人丁,谁知道到时朝廷政策如何变动,还是盖上宅院住进人安心,随它公文怎么改,难不成还收回老百姓的房子?

杜氏怎会不明白媳妇话中意思,这事她和老伴私下已商量好,“东边那块宅基地起初就说好留给义林,开了年麦头里有三四个月清闲时间,约莫收麦子前能盖好。”

小杜氏心中一喜,婆婆竟和自己想一处了,悬着的心放下一半。

但她心头尚有个关键问题,建青砖瓦房还是泥坯房呢?

他们目前居住的砖瓦房为三兄弟未分家时大家合力挣钱所建,隔壁老二家是他们自己奔的,三房至今还在住着土坯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