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7(2 / 2)

加入书签

  卢济川左右看了看,赶紧截住李正明的话道:“李公子仗义执言,在下感激不尽。不过,日后说起我家之事时,卢公子还需明哲保身一二。”看看李正明这迷弟的样子,卢济川多叮嘱了一句,他还真是担心日后听到有人说他家不好的时候,这李正明跑过去跟人理论。

  

  看看四周,人多口杂的,卢济川也不欲在此事上跟李正明多说什么。接着,卢济川调转话头问道:“李公子,请恕在下无礼了。我看你形容仿似多有为难之处,这是为何?”

  

  李正明长叹了一口气道:“唉,别提了。我这倒霉的......”

  

  听李正明长吁短叹说完,卢济川同情夹钦佩的看着眼前这倒霉的家伙。李正明家不过是山岚县一户小康人家的儿郎,说是小康,其实也就是生计将将够过而已。

  

  因着卢济川祖父卢淳章读书的巨大成功,再加上李正明读书也算是有些跟脚的,于是,李家就送他读书进学,以求将来光宗耀祖。这不,他就来参加科举考试了。

  

  这次赶考,他家托了个族兄送他来,可是这族兄人品有限,在路上一个赌坊将自家钱财输了不说,还将李正明身上的路费给骗走了大半,然后就一走了之了。

  

  这人都走到半道了,万没有回去的理。于是,李正明就壮着胆子自己独身一人来赶考,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走到一处背静的山路时,他又被人打了闷棍,身上的钱财全部被抢走了。

  

  幸好抢劫的人还算盗亦有道,没有动他身上的文书,还大方的留了书箱给他。这时已经进退两难了,于是他干脆东家讨口饭,西家讨杯水的拼着一口气走到这里来了。

  

  听完李正明赶考的悲惨事迹,卢济川再次对古代考生的路途艰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这时,伙计将包好的砚台拿给卢济川。卢济川让屠云去付账,这边,卢济川继续问李正明道:“你今日来这里是为了投状?”

  

  李正明不好意思的摸摸头道:“也不光是为这事儿。我这不是身无分文么,这投状吃饭都要钱的。我就想请书铺发发善心,看看能不能让我赊账投状,如果可能,我还想借点饭食钱。”

  

  跟自己猜想的差不多。卢济川听完,说道:“原来如此,不过,我看此事,李公子就算是开口,恐怕也不大容易有所通融的。毕竟书铺是做生意的。”

  

  李正明叹气道:“唉,谁说不是呢。可是,我还是想试试的。我今年已经及冠了,年纪不轻了。何况我家经济有限,这是我第二次赶考了,我也不能一直拖累家里。我想过了,既然已经走到这里了,无论如何,我都要试试才行。”

  

  这种渴望值得尊敬,卢济川拿出三十两银子递了过去,对着愣愣的李正明道:“我看李公子也不用去求书铺了。这三十两银子李公子且先拿去,如果不够,也可到东城易园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