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0(2 / 2)

加入书签

到了第三个月便到了重头戏部分,王希孟开始动手着色。但这个月,他看上去精神明显不济了起来,神色眉目间揪着怎样都散不尽的倦色。夙兴夜寐的赶工, 日夜无歇的提炼研磨, 以及越来越近的交画日,无疑都使他日渐憔悴。

秦书屡次劝说他多加休息皆是无用, 开始改变策略,拉上了蔺远近一齐前去。

“我说, 你劝他都不奏效,我劝会有用?”蔺远近左腿搭在右腿上,闲然自得地悠悠说道。

“不是让你劝的,是让你给他诊诊脉,多给他开些补品。”

蔺远近摇摇头:“照他这么个拼命劲头,我看是开再多补品都没用。”

秦书听见车厢外热闹的吆喝声、驴声、说笑声,思绪拉扯间想起了刚到宋代的日子。那时只觉车外嘈杂盈耳,不甚烦扰。满心只盼早早回去,那时的她,恐怕最期盼看到的便是王希孟埋头苦画《千里江山图》的场景。正如当下的场景。

可就这样日子覆过一日,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竟由心产生了阻挠的想法?这实在太可怕了,难道她不想回现代了?

而更让她百感交集的,是接下来她和蔺远近站在王希孟门前,不经意听到的对话。

“你这孩子,和你说多少次了不用这样赶、这么拼!你年纪这么轻,往后还有大把的时间作画。现在就把身体搞垮了,以后怎么办?”

少年憨憨一笑:“没事的,我有数。”

老者闻言气冲冲道:“还敢说有数?不过才三个月的时间,那么长的画卷你竟然完成到了这个程度!当我老了,看不出来这得多耗时耗力吗?”

“可是离封禅大典只剩三个月了......”

老者声调又拔了高,气笑道:“凭我如今在朝廷的地位还需你一个毛头小孩来巩固?”

少年却用四两拔千斤的语调淡淡地说道:“您是不需要,可我必须得回报您。”

老者闻言一愣。

“我知道陛下对这次封禅大典的重视程度,我相信送出此画的最好机会就是三个月后。我是您举荐给陛下的,这份知遇之恩您可以不介怀,我却不能不报......”少年的眉目间俱是光芒,“所以哪怕陛下给了我一年的期限完成此画,我也一定要半年内完成。”

老者听了又是感动,又是无奈地摇摇头:“哎!你这孩子......不知说你什么好。行了,心意我领了。但我还是那句话,好好保重身体比其他事都重要。要量力而行,不然若你身体垮了,一切都是白搭。”

少年温温一笑,连称好。

待长者拉开院门,发现门外站着一男一女,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