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 / 2)
的宝马。秦书心里几分好笑。
“去聚雪堂罢。”秦书吩咐道。车夫应了声,便驾车出发了。
不一会儿便隔帘听外人语喧哗,热闹非凡。秦书微微挑开车帘,倒也不甚好奇宋代都城街巷是哪番景象,只是密切注意着往来车辆,想要证实些什么。
令人讶异的还不是牛车,满街竟到处都有驴的身影。有运输拖着货物的驴,有单人骑着的驴,还有载着三两人的驴车,可谓驴来驴往。
看到这驴来驴往的未闻之景,先是奇,后略一思忖,倒也觉得合情合理。
宋代重文轻武,再加之疆域南移,最宜马匹生长的北方草原和西北牧场又皆不在疆域之内,良马愈少,骑马风气渐寝也就不足为奇了。盛唐难再,辉煌已远,鲜衣怒马过长安的景象,只怕是难以再现。陡然一阵怅然。在她心中,积贫积弱的宋朝远不如繁荣昌盛的唐朝引人向往。
那丫鬟见秦书挑帘望着车外好一会儿,也耐不住好奇,探过头来:“秦堂主,您在看什么呀?”
秦书放下帘子:“没什么,闲来无事,数了数驴和马经过的数量。”
“啊?您为何数这?”
不知如何阐明一个科学工作者,耳听眼见为虚而讲究数据证据的天然习性,秦书也不多加赘述,只简言道:“这一路经过了四十六头驴子,而马只有二十匹。看来大家出行,确实……”
话道一半,秦书突然顿住。二十?二十匹马?这个数字仿若似曾相识,言犹在耳。仿若不久前还出现过在什么对话里!
电光石火间,突然忆起,那日实验室人手不够实在忙不过来,肖教授便让他儿子帮做一些文物的输录工作。秦书对他不务正业的名声略有耳闻,放心不下,过来叮嘱了一二。
“一定要再三核查输入是否正确。尤其是像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这样精确的数字输入时,一定不能出现差错。”
谁知他却没头没脑回而一句:“秦书你可知道,《清明上河图》上有二十匹马?”
秦书不以为然:“待这项研究成功,通过VX技术,体验者想知道什么不都是输入一个验证码的事儿。”
“但是在你们让我输入的这份数据里,并没有记载画里面有几头牛和几匹马。所以体验者很有可能忽略这个,”末了又道:“真的只凭一些数据,就能让体验者满意么?”
秦书只觉他在找茬,也不打算和他多浪费口舌,走开又投入到忙碌的实验中了。
这是蓄谋还是巧合?如若只是个巧合,当真会有这么巧吗?如果不是巧合……这个猜测让秦书可谓是一惊二惑三无奈。
自己对他人的事没兴趣,除了工作也从不和旁人打交道,和肖教授的儿子更是话都没说过几句,连他的名字都想不起,更谈不上从何判断他此行目的何在了。若为阻碍这个项目,既有攻克他们系统的能力,摧毁数据便是,也不至于非得让自己来此走一遭吧?
但不论怎么说,名字、性情都与自己所差无几,甚至还有曾经讨论过的“二十匹马”,现今看来自己并不是穿越,而是被人……梦境输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