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8(2 / 2)
天子发怒,所有人都为之发怵,李怀信也吓得没敢进殿,倒是多留了个心,事后向太傅打听了一下严家军,那已经是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李怀信还没有出生,话说是因为镇守边关的一位小严将军造反,后来被朝廷平叛了,太傅只用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揭过,可那天听他父皇的一席怒叱,这其中却是有个天大的冤情在内的,不需要去查证,就差不多能知道缘由,无外乎是权利相争,牵连整个朝廷,就算满朝的文武百官心里有数,他父皇心知肚明,也是不可能为严家雪耻的。
至于为什么没有赶尽杀绝,他父皇说,是为了慰藉他的在天之灵。这个话语里的他,李怀信曾揣摩过,应该是那位背上造反大罪的小严将军。
据说在他父皇年幼时,跟这位小严将军是总角之交,两两情深义重,不分你我,曾梅苑煮酒,共饮一壶,也曾于边塞荒漠地,上阵杀敌,出生入死。
方才冯天说什么来着?
边塞有一支严家余孽,这些年冒充商队,一直在四方活动。
李怀信骤然想起入广陵的路上碰到的商队,那位家主,就姓严,而且当时,他听顾长安简略的提过一嘴:“这支商队从边境过来,运的都是草原上最好的皮货,辗转大江南北,也把中原的胭脂香粉带去边境倒卖,因此与我有了几次合作,方才那位,就是他们的家头,姓严,名无忌,虽然是个商人,但行走江湖,格外英勇豪气,他在我这儿定了一批香粉,琼花需到广陵采买,就随着商队一道来了。”
不至于这么巧吧?
李怀信可能阴差阳错的,跟这只叛军擦肩而过了。
冯天也难掩吃惊:“你是说,跟顾长安一道的那支商队,叫严什么来着?”
“严无忌。”李怀信也诧异自己居然还能记得这个萍水相逢的人之姓名,可能当时也觉得,这人气度非常,不似个寻常商贾的面相。
“怪不得。”冯天得出结论:“这么一捋,布下四方大阵的,很可能就是这支还在四方游走的叛军。”
反叛之罪,诛杀满门,若真有构陷,就是天大的冤屈。
所以幸存的严家血脉想要报仇雪恨,不择手段的斩大端龙脉,就非常有可能。
只不过,李怀信心存疑虑,却说不上来,仅凭直觉,认为那位姓严的家头,不像个伤天害理的败类,但仅仅一面之缘,难辨人心,更何况,直觉这种东西最为扯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