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0(2 / 2)
众位老师莫名有种荒谬的感觉,上午他们才把同样的话送给那群十多岁的毛头孩子,晚上就轮到自己接受考验了。
而等他们翻开试卷后,更加令人荒谬的感觉升起来。
他们不会做
当然,不是全都不会做,而是试卷中有很多相当多,多到令他们惊讶的题目是不会做的
“这到底是谁从哪里挖出来的题目我一个初中老师为什么要考高等数学”
“这物理题是不是出错了,少给了一个条件”
“咦,这题目陷阱不少,角度很刁钻啊。唔下次倒是可以编在卷子里给学生们考。”
“这个数学公式之前有学过吗老陈,你见过吗”
没有读过大学,或者上学不够学霸的老师们集体抓瞎。
而那些学识丰厚的老教授,越做越能体会到出题人的用心。比如,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空气的哆尔质量约为29103k,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这些题目不是瞎掰数字,而是从生活方方面面进行发散性思维地出题,简直是从各方面想方设法地刁难学生们的脑回路。
难虽然难了点,但确实能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知识。
他们几乎不约而同的将试卷翻到第一页,想看看如此牛逼的出卷人是谁
出卷人温筱暖。
以后必须记住这个名字,是个狠人啊。
不仅仅是高校老师们抓瞎,还有一批人更加懵逼。
他们就是今年作为精英份子选去毛熊国留学的人员。
到了六十年代去毛熊国留学的,不再仅是校园内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还有诸如160名工业交通系统,50名农业水利气象系统,100名科学院的科研人员。
这批人已经从全国各地抵达北京,因为读书物资是由国家统一发放,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
众人在学院仓库挑选和试穿新的衣服,用袋子装好热水瓶、脸盆、饭碗,统一在指定校园接受短期俄语培训以及出国前的准备工作。
他们都已经从学校听到一周后去坐sk国际特别快车的通知。
结果现在却被拉到会议厅进行所谓的摸底考试。
“各位优秀的学员们。你们是全国挑选出来的最优秀的精英份子今晚让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