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 / 2)

加入书签

她一个月摆摊赚的钱是父亲工资的几倍,自己一块手绢都舍不得买,都拿去给爷爷奶奶治病、家用,为了让父亲心里舒服,她还带上年幼的姑姑一起出摊,说是他们合伙赚的。

母亲的小摊子收入稳定之后她就不让父亲再去扛木头了,坚持要让父亲复读考大学。

在母亲的支持下,父亲第二年也考上了邻省的大学,可四年的学费、生活费和家里病弱的老人年幼的弟妹怎么办?

在爷爷奶奶的主持下,父亲和母亲确定了恋爱关系,父亲终于可以安心用母亲的钱去读书,母亲也能名正言顺地照顾爷爷奶奶这一大家子。

母亲是家里的老三,在她之前外婆生了两个女儿,极度盼着这个老三能是个儿子,所以从小就把她当男孩子养,连名字都叫胜男。

所以母亲虽然是李家三姐妹里长得最漂亮的,却丝毫没有大姨、二姨的温柔可人,性格异常倔强好强,也将外公骨子里的敢闯敢干学了个十足。

这种性格在跟男人相处上非常吃亏,在创业上却最适合不过。所以父亲大学毕业的时候,母亲不但能供他体体面面地完成学业,供家里的老人孩子丰衣足食,她那个只有一辆小三轮车的小摊子也已经变成一家小店了。

可母亲并没有等来她盼望的婚礼,因为父亲和大姨被分配到了同一家单位。

母亲从未跟早早说过那两年的事,周早早只知道拖了两年以后,奶奶忽然得了重病需要大笔的医疗费,大姨也就是在那时候跟单位领导的儿子结了婚,父亲也跟母亲去民政局领了结婚证。

母亲终于得偿所愿,却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

早早自从有记忆以来就很少见到父亲,小时候她一直跟母亲在外婆家生活,母亲每天都会去照顾爷爷奶奶,即使后来请了保姆、护工也会每天去看一看才放心。

而父亲大多数时候都住在学校的宿舍里,那个斯斯文文戴着眼镜的男人看早早的时候,她只能看到他镜片冰冷的反光。

早早也从未见过他对母亲有过平常人家夫妻的亲密温柔,只有客气和疏离。

父亲对早早来说只是一个过年时给她的那个不大不小的红包,还有填表时父亲一栏的一个名字,除此之外,就是让母亲深夜无声痛哭的那个人。

所以早早对父亲的感情非常复杂,恨没有充足的理由,爱也没有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