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8(1 / 2)

加入书签

映的,《大腕》的上映时间则要等到周五。

  不得不说,马氏贺岁片在京城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没完没了》的上映首日,仅仅只用了四个小时,就轻松收下了百万票房。

  不过,这部电影在当天的排片也达到了40%。

  而接下来的时间,《没完没了》想维持这个排片量就没那么容易了。

  至少,原本准备在本周五晚上八点上映的《大腕》,便已经在周四晚上,邀请不少圈内人士和媒体记者举行了盛大的首映礼。

  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走过了漫长又曲折的发展之路,观影已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娱乐方式之一。

  随着电影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影放映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放映手段存在不同的放映目的和市场效果。

  在正式公映之前,最常见的放映方式其实一共有三个,包括展映、点映和首映。

  展映,顾名思义,电影展映通常作为一个活动,或某一活动的组成部分出现,因此展映影片与活动主题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展映活动主要存在于政治教育活动和国内外电影节中,其影片可以是未上映的影片,也可以是正在上映或者曾经上映的影片,其目的是把优秀经典作品再次呈现给观众,树立行业标杆,给与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最大的尊重。

  无论是在华夏还是在国外,展映都早已有过无数先例了。

  点映,指的是电影正式公映前开始的小规模的提前上映,点映时通常会邀请一些圈内的意见领袖、媒体人士以及小部分观众,主要是为了扩散影片的口碑。

  在原本的历史上,华夏最开始点映的电影正是张国师的《英雄》,他为了参加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而提前在深城举行了七天的点映。

  首映礼的作用也和点映差不多,都是为了扩大电影的宣传。

  在首映式中,电影的主要演员一般都会出席,而且还会与观众发生互动,在这期间,媒体记者可以近距离采访明星。

  在米国,电影首映式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为,更是一个传统的风俗习惯,是人们娱乐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和发挥,首映式的成功与否,几乎和电影的票房成正比。

  章莉到底是在米国混过几年的,在她攻读导演博士期间,自然也参加过不少电影的首映礼,所以上回听田立心提了一嘴之后,便将“首映礼”牢记在心中了。

  从宝岛回来后,她便将一百多万积蓄的大部分都拿了出来,遍邀圈内的朋友和各界名流,又给参演《大腕》的演员和华戏的一些学生,一共发出了数百张邀请函。

  章莉为《大腕》呕心沥血的,田立心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他在周四的下午甚至第一次请了假,——当然是体育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