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2 / 2)
“婆婆此等高龄, 理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为何不在家中含饴弄孙, 反而如此辛苦地出来摆摊呢?难道是因为家中贫苦?还是……婆婆家中可还有儿女?”他眸光一转,因着眼前老妇辛苦劳作的见闻而问起了自己关心的民生。
前几年确实边关战事不停, 关外烽火连天,因着朝廷兵力的缺乏,也会大量从民间征兵,许多壮丁舍弃了田园劳作,奔赴战场。
当然战争是残酷的, 不用想也知道仗打完了,有一部分的士兵没能回到自己思念的家, 就此与亲人阴阳两隔。
而田地荒芜,每一次战争除了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外,粮食的匮乏,以及生产力的下降也是战后首要解决的问题, 打仗时或许顾及不上, 毕竟取得作战的胜利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但战争结束了,善后工作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得容易,战争对国家的消耗, 对人民造成的伤痛, 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恢复抚平。
一般战后的前几年,百姓的生活都会比较辛苦, 虽然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渐渐恢复上去了,但不可否认,民间或许也还是会有一部分人生活贫苦,不得不每日承担着大量的劳作。
这种现象,即便慕澄努力改善经济,开仓赈济,也重整吏治纲纪,严惩贪官污吏,打压豪强勋贵,包括修整律法,盐税,征儒兴学,铸五铢钱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也还是无法做到完全使百姓们生活温饱。
国家要强盛,还需要几年的光阴来发展,调养生息,以达富国强兵。
目前的大晋,距离一个理想的国度还相差甚远……他只望,与北秦的友好可以多持续几年,不要轻易再起战火,不然又将是一次新的民不聊生再一次轮回往复。
就算战事又起,至少也要在南晋休养生息之后,兵强马壮之时,不然以南晋目前的兵力并无胜算,北秦兵力强盛,善于作战,虽然目前秦国人心不稳,但苻贤手下也有不少贤臣猛将,晋国目前还是处于劣势,虽然有长江天险这道天然屏障,易守难攻,但以北秦的实力来看,一旦两国开战,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哎,贫苦倒也谈不上,老身家里尚且还能够温饱度日,近几年的生活水平,也比安阳之战刚结束时要好许多倍了。”那老妇人一声叹息,模样看起来虽然不能说是悲伤,但也没有多么满足。
安阳之战正是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南北对战,当时北边还是十六国末期,还未被苻贤一统北境。
“那一回打仗,我的丈夫因为年纪大了,没有被朝廷征召,但两个儿子,三个孙子,都一同去了战场,其中只有大儿子和两个孙子活着回来了,我那最小的孙子虽然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却残了一条腿,好在去战场前他就已经娶了妻子,而我那孙媳妇对他也是不离不弃,两人夫妻恩爱,今年孩子也有了,也算是添了一件喜事,老身今年也可以说是最开心的一年了,生活慢慢富裕起来,也不再打仗了,家人之间也可以守在一起过小日子,平安比什么都重要啊!”
老人家有些感叹道,因着回忆起曾经不幸的往事,她的脸上添了许多愁容。
“抱歉,让您想到不好的往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