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1 / 2)

加入书签

r />  原本依照钟盈的认知,也简单。现在网络课程资源很发达,许多现实中难以相望的大神,在MOOC里都能翻到视频,学就是了。

  但一连闷头学了几天,钟盈渐渐发现,似乎的确有什么缺了点火候。

  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

  她自然去问陈青安。

  陈青安一点不奇怪,倒是笑了:“盈盈,你可能不知道,国内学术圈有个说法叫‘水土不服’。说的就是海归的高层次人才,即便许多在国外已经取得了成就,也适应不了国内的学术氛围。”

  “我是个从没动过移民念想的人。但有一点我也必须承认,国内的学术科研圈真的不够纯粹,或者说,太不够纯粹了。要想有点成就,你首先要在行业内做出成绩,受瞩目。更要在行业错综复杂的圈子里混的如鱼得水,有人际关系,有大神赏识推荐,课题申请下来,那才算真正立足。”

  “就是这点,卡住了很多只想安安静静做科研的人。人家要真会社交真有心力去应付人际关系,那不如——”

  ……不如干金融做码农苦多点钱。

  说到这,陈青安自知失言,不由截住话题。

  他掀起眼皮去觑妻子的神色,钟盈一丝也不着恼,浮起笑说:“说的有道理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要是做科研的不能让人家专心致志,又要应付行政检查又折腾社交,学习年限还长,起步工资又低,谁能愿意?你赶紧继续说。”

  “所以这事儿吧,本来就是个悖论。”

  陈青安忍不住也笑,问钟盈:“那古文怎么背来着?噢对……商人重利轻离别。你要知道我是商人家庭出来的,在不违背我做人原则的前提下,明知道混圈子能让我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发展拥有更多资源,我是不会拒绝的。

  “可是你呢,盈盈?”

  他说这话时,正在阳台水池边给一瓶郁金香换水。迎着阳光,整个人斯文干净的就像是个不经世事的少年。

  偏偏他就不是这样的,真是擅长伪装。

  “你先回答我,这和我问的问题有什么关系?”钟盈耸耸肩,反问他。

  “怎么没关系,”陈青安手握花剪修着花枝,冲淡道:“假如你和我是一种人,那我建议你去明大蹭蹭课,不是说让你那么功利,而是要认识些人。”

  “你看,就连有成就人才引进的学者,都会遭遇窘境,何况是你这样想转行的——你只有把自己先放进那个环境里,认识同样致力于做这行的,至少他们会给你分享更多信息和动向,让你知道山有多高天有多广,这就是你在网上完全够不到的。”

  钟盈心间微动:“……这么说,好像的确是。”

  此时,或者说一直以来,钟盈都不得不承认。

  陈青安于她,从来不止是情人,更是师友是兄长。他不会贸然替她做决定,而总是选择用他的年资阅历,给她提供更可靠的办法。

  “那,”她忽然不知从哪儿来,生起丝羞怯,故意小声问:“……那我要不是这种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