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1 / 2)
无仇的情况下,这个男的为什么会要杀一个小姑娘呢?”岁岁问。
她会问这样的问题,方明远是真的很意外,不过他压下去探究背后原因的念头,认真的分析了一遍她给出的信息后回道,“作案动机是很复杂的,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你给出的信息还是太少了,没办法分析。”
对于这个回答,岁岁其实并不意外。她理了理思绪,又添加了一点细节进去,“如果在刚才的基础上,在男人见到小女孩的时候,有一个女人跟小女孩在一起,这个女人既不认识凶手,也不认识小女孩,但是出于某种原因,她准备带着小女孩离开了,但是凶手还是动手,把这个女人也一起杀了……”
岁岁因为读档重来,事先知道一些情况,又亲身经历过这一幕,她不觉得这有什么,但是在方明远看来,这个假设真的很奇怪。
凶手杀小女孩还可以理解,毕竟只有一个人,弱小无法反抗,很容易就能得手。但是在有两个人的情况下,其中一个是成年女性,又是在公园这种地方,真的太冒险了,随时可能有人经过,呼救声也很容易被听到。
杀人的原因,无非就是蓄意谋杀或者激情杀人两种。
她给出的信息里,凶手肯定不认识那个女人,也就基本上排除了蓄意谋杀的可能,只剩下激情杀人。但是从她的描述来看,凶手又不像是情绪上头丧失理智的样子。
“还有别的细节吗?”方明远问道。
岁岁把两次读档重来的经历都仔细回忆了一遍,忽然想起一个被她忽略的细节,就是在失去意识被强制传送回序号4存档之前,小女孩跟她说了一句话——
“姐姐,我好像在哪里见过那个叔叔……”
方明远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轮椅扶手,“问题应该是出在这句话上,而以这点为前提的话,凶手的身份就很有问题了,他应该是那种完全见不得人的,身份绝对不能暴露,所以宁愿冒着那么大的风险,也要把见过他的女人和小孩都杀掉。”
“以一个普通小女孩的所能接触的到的信息来源来看,凶手的身份,很大可能是通缉犯,并且犯下的案子关注度非常高的那种。”
岁岁听完了方明远的分析,迟疑了几秒后,开口说道,“方老师,能拜托你帮忙看一个人吗?”
作为一个靠画笔吃饭的人,画一张人脸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那个凶手给她的印象还很深刻,画起来就更容易。
岁岁之所以迟疑,是担心如果真的跟方明远猜测的一样,凶手是个通缉犯的,而她画出来后,方明远又恰好把人认出来了,到时候她要怎么解释,一个假设的故事,为什么会有一个真实存在的通缉犯?
但她最终还是选择问出来,是因为她想要知道凶手的身份,以便为下一次读档重来尽可能的做足准备。但是通缉犯那么多,她根本无从着手,只能从方明远这边想办法。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虚,岁岁觉得她问完之后,方明远看向她的眼神,莫名给人一种压力。
好在他最终点头答应了,“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