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2 / 2)
陆时秋倒也没有推辞,“等我回去问过袁先生再回二位。”
苏场主眼睛一亮,冲他拱手行礼,“多谢陆童生。”
说着又把玉牌往前递了递。
陆时秋摆手拒绝了,“无功不受禄。”
“只是一个小小玉牌。事成之后,苏某必定携重礼相送。”苏场主格外豪气。
他只是盐俭县的商人,平时接触举人的机会不多。就是想给儿子找名师都没有人脉。这次难得有个好机会,当然要抓住。
陆时秋看了眼苏沫阳,小小年纪就气度不凡,终于还是点头收下了,“也罢。陆某必定竭尽全力。”
苏场主和苏沫阳齐齐拱手行礼,一脸感激。
陆时秋回去后,就问了袁举人,对方得知此事,沉吟片刻才道,“可以。”
而后,陆时秋写信让人送到苏家马场。
第二日,苏场主就带着苏沫阳来陆家。
袁举人教完课,让孩子们自行学习,抽空见了他们。
袁举人考教过苏沫阳,这孩子不仅记性好,天资聪颖,最难得的是性子沉稳。
唯一有点不好就是他没什么阅历。
人的阅历用什么来形容呢?
没有经过事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带着点稚气未脱的天真。就像过家家一样。
而经过事的人就不一样了,字里行间全是真情实感的现实。也许文章未必精彩,但它会很现实,很犀利。
无论是哪种主考官都不可能选第一种。
因为他们选的是官,不是才华。
袁举人给苏沫阳推荐了几本书。这些书都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除了他的弟子,还没有人看过。
苏沫阳当即就给袁举人行了半师礼。
之所以不是正式拜师,是袁举人自己拒绝了。他现在毕竟是顾家西席,收弟子得经过顾家允许。不能随意收徒。
但即始如此,也足够让苏家父子欢喜。
赛完马,陆时秋不再参加诗会,而是闭门读书,轻易不出门。
就连新任县令到来,他也没能出门观看。
倒是在饭桌上,木氏喜滋滋道,“哎哟,没想到咱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