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 / 2)

加入书签

《北京北京》,我有没有记错?”他被怀疑说谎却也不恼,用细节自证。

  “原来你真的去看了。”宁樨觉得惊喜,又觉得遗憾,如果知道他在下面听,她或许会更投入一些,“……我没有唱好。”

  “是吗?我反倒同意你同学对你的评价。”

  感情饱满又不做作?宁樨说:“你们对我有滤镜。我都记不得自己唱的时候是什么状态了。”

  她唱一首粤语歌,温岭远恰好听过,关淑怡的《地尽头》。“隔岸无旧情,姑苏有钟声,震荡过的内心只有承认,逃避到地心都不会入定”。她嗓音没有关淑怡那样的鬼魅,更清灵些,有些像吴雨霏。十几岁的年纪不够驾驭沧桑,强行表现反而做作,投入不走心的失落,或许更相宜。

  “人当然都是主观的,你不如坦然接受称赞。”

  宁樨笑了。

  “你学声乐,今后打算往这条路发展吗?”

  宁樨眨一下眼,“啊,你以为我是学声乐的。”

  温岭远转头看她,“难道不是。”

  宁樨坐直身体,把花束当话筒,轻咳一声,字正腔圆地开始播报:“晚上好,今天是11月21日,欢迎您准时收看夜间新闻。在刚刚结束的南城九中第八届校园歌手大赛上,上届冠军宁樨同学,也就是我本人,再度斩获冠军,卫冕成功,这也是宁樨同学第三次获得该奖项。赛后采访环节,宁樨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这样说道:既不感谢声乐老师的栽培,也不感谢声乐班上同学的支持,因为我是学播音主持的,和声乐没有半毛钱关系。”

  温岭远笑不可遏。

  宁樨放松下来,靠在舒适的座椅上,“我现在相信你是真心觉得我唱得好了。”

  “如果你没有受过专业训练,那我只能说……”

  “嗓音作弊?”宁樨笑说,“小雨是这么说我的。音色独特或许是优势吧,小雨说我实在混不下去,可以去唱歌做主播。”

  “如果这是你喜欢的,未尝不可。”

  宁樨耸耸肩,“我还不知道我喜欢做什么。”

  “那不如我们先考虑当下,比如,你想吃什么?”

  “我想吃三明治,”宁樨看着他,斗胆再加了一句,“你做的。”

  温岭远笑说:“今天已经这么晚了,不要考验我的厨艺。换一个吧。”

  “那我想吃海底捞,外卖,在青杏堂吃。”

  温岭远看她一眼,“为什么不去店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