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9(1 / 2)

加入书签

今淼刹那间领会,之前霍鑫泓句句暗示,偏偏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蒙在鼓里。

  “我想自己静静。”

  背过身,今淼一手捂住眼睛,哑声道:

  “不要跟过来。”

  自己的爹一下子从受人尊敬的当朝元老变成叛军大将,今淼脑子里乱哄哄,他该留在这里?还是该辞官远走?

  以染病为由,今淼把自己关在房内两天,谁也不见。

  “贤侄,身体无碍?”

  第三日中午,严将军敲响他的房门,压低声道:

  “有个地方,想带你去看看。”

  沉默换上便服,今淼顶着两个黑眼圈打开门,见严将军同样身穿便装,还背了一个小包袱,示意他跟来。

  两人来到大营西边一处偏僻的荒地,今淼见立着的一块块木牌,全是简易的生辰姓名,足足有百来块,震撼不已:

  “这是?”

  “左边是三年前水灾,兵士里亡故亲族的衣冠冢;右边是两年前饥荒去世的。”

  放下包袱,严将军取出里面的元宝蜡烛,放在土坑里燃着,神情严肃:

  “这些年,皇太后和九千岁坐拥大权,皇上听信谗言,苛捐杂税,民不聊生。那边的坟头,是蔡副尉的老母,因所有粮食被征收作沿福税,被活活饿死家中,三天才被发现;还有无数兵士家中老弱,几乎没几人能撑过连年天灾。”

  望着燃烧的火堆,严将军背影显得越发沧桑,嘶哑道:

  “贤侄可知道,这几年灾祸,送往边境的军粮在途中被克扣,到兵士手上,只剩不到一半。可皇上竟因幕后主使是国舅爷,对此事不闻不问,置边关将士生死于不顾。前两年,还是昭阳公主——当时偃宁国的皇后私下命人把粮食扔过河对岸,城里的百姓才不至于全饿死。”

  撑起身,严将军转过身,眼中满是疲惫:

  “这些兵士背井离乡,无非求一家能过得安稳,君主却没有保护他们的亲人,凭什么要他们舍命保护他的疆土?”

  他说的事今淼早有所耳闻,只是没想到形势严峻到这个地步……

  那日回到大营,今淼果然收到娘亲的来信,信上写的与霍鑫泓所言分毫不差。

  今老将军投入叛军的消息没多久也传到边境,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道军令,命严将军押送“叛军”今淼回京城。

  “贤侄,别担心。”

  将今淼拉到一边,严将军目光阴沉瞥了一眼被拿下的传令官,向亲兵做了个手势:

  “我与崔仑已安排妥当,你暂去偃宁国避一阵子,王、霍公子会接应你。”

  故意忽略他说漏嘴的字眼,今淼默默收拾好行囊,在营内兵士的掩护下,顺利到达与霍鑫泓约定的地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