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1 / 2)
决完肚子饿的生理问题后,祝映安又开始说:“陛下,臣以为,当修路了。”
“嗯。”傅宁当然知道这路不好走,他自己也被抖得够呛,可是一修路可就牵涉到财务问题上去了,不能大意。但面前这个人的建议并非没有道理,且再看看他怎么说。
“陛下,臣以为,修路毕竟是劳民伤财之事,需慎重”。
这样矛盾的言辞,若非傅宁亲耳所听,只怕是会当做两个政客在争论。
不好予以置评,所以他挑了挑眉。
“故臣以为,需有能人志士来做此事,把财力人力的消耗降到最小,然……”祝映安住了嘴。
“然什么?”经过几次的接触,傅宁发现面前这人最喜卖关子,也最喜做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这会儿虽然不想卖这个作精一个面子,奈何他有些好奇,于是又继续问了下去。
“然纵观朝中,在这方面有所造诣的人还不多。”祝映安摇摇晃晃地作揖。
傅宁是不高兴的,他的宫里能工巧匠那么多,这小侍郎居然都视而不见。
“微臣所说的要修路,只是要把路铺平,保证过路行人的安全而已。而陛下手下的能工巧匠,大都只在装饰方面有所造诣,微臣刚才并未有意冒犯,还望陛下见谅。”
傅宁忽然想起关于前朝的一些记载,前朝的末代皇帝寻央就曾大肆修葺道路宫房,相传华丽无比,只是没成想那宫房还未曾修好就被人一把火给烧了。
其实这小侍郎说得没错,宫里多的是能工巧匠,只是可能的确不适合去修路。
“爱卿以为,当如何?”
“当培养专门人才,以统筹修路诸事,并从民间招揽工人,予以合理的俸禄。”
面具后的傅宁忍不住笑了笑,声音嗡嗡的:“爱卿以为,俸禄多少才算合理?”
祝映安一本正经地答道:“微臣不知,当视情况而定,至少保证工人能够正常生活。且若是在施工过程中受了伤,也当予以补偿。”
傅宁没说话,让祝映安有些忐忑,毕竟她说的也太多了。且各样事情的要求都很是繁杂,历代以来,能够不苛政加重赋税的朝廷都已是少之又少了。
要求这些,于帝王而言,似乎是多事了。
在祝映安已经在心里打好腹稿准备请辞的时候,傅宁终于开口了。
“很好,这些要求你要自己去和户部尚书说明。”
“是。”
祝映安一想到昨日那户部尚书的苦瓜脸就忍不住打了个寒战。陛下这是想要她迎难而退?
她既得了这个机会,便不会轻易放弃,无论如何也是得好好争取一番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