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1 / 2)
作者有话要说: 真的,特别特别感谢大家的支持,
尤其留言里面还有好多从第一章追到现在的读者,真的很窝心。
一大早刷到这么多留言,第一反应是赶紧码点字来感谢。
可能是情绪原因,也憋不出几个字来。
我会尽快调整,尽量为大家带来正能量,而不是一些不甘与抱怨.
☆、第 86 章
今年的农忙秦家人过得都特别轻松。
家里都种的一些豆子之类的作物,不说家里男人,就是秦老太去,一天也能收个二亩地出来,所以没两天就忙完了。
地里那点东西收拾完之后,秦老爹就在院子外面搭了个摊子卖酒。
没错,秦老爹的酒终于酿出来了!从前期的准备到最后出酒,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虽然忙,但秦老爹的精神特别好,终于找到了自己能为之发光发热的事业!
说是摊子,其实就是在临时区域摆一口大缸,一个凳子,几个碗。连个装酒的壶都没有!
这也不怪秦老爹,现在去哪里弄酒壶这种东西?家里本来是有几个空置的玻璃罐的,但是酒酿出来的第一天,村里就有几个人来捧场,罐子就这么用掉了。
现在罐子这东西不好买,要的少人家出门可以顺便给你稍一两个回来,但是你这卖酒的,一个两个根本不顶事,玻璃罐这东西又重又易碎,量大了就不好带。
后来还是王笑笑出主意,用碗!
水浒传里面不是有三碗不过岗吗?想来那时候也是用的碗。
这三块钱一小碗,五块钱一大碗的价格确实卖的出去,但是只方便人家在这里喝,带走就很不便了,也就一些憋不住瘾的老酒鬼做的出来这事儿,客户群体很是有限。
后来秦吉林又出了个主意,用竹筒!
村东头靠后那里有一大片的竹林,村子里的人围个栅栏、挖根竹笋、做根钓竿都是在那边挖的,只要不太过份,不用给谁打招呼,随便挖。
秦老爹便牵着两个儿子去那边挖了几根老竹子,切成一节一节的,细细的打磨了,再钻个孔,便是天然的酒筒子了。
如此生意才正式做起来。也不用像别人似的,整天挑着酒去人家家门口叫卖,省了不少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