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3(1 / 2)

加入书签

围上棉布保暖的,这种方法和第一种一样,成本高。

  虽然家家户户多少囤了点棉布,但是家里的人口也多啊,下次能买到棉布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指望着这点儿添两件衣裳呢,全部用在田里,是不是太奢侈了点?

  除了这些千奇百怪的方法,镇上也组织了大量人员进行播种。

  之前遭遇危机的时候,很多人员都被遣返,这其中就包含不少公职人员。

  虽然遣返回老家了,但是本身的编制还在。

  现在就到了这个编制发光发热的时候了。

  出这种千奇百怪的方法要不要人?镇子到各个村子上频繁的巡逻要不要人?学校里面新增了这么多学生,其他的配套设施要不要人?医院里面就更不用说了,什么时候都缺人!

  遣返回乡下的人里面各种编制的都有,大家也都对号入座。

  多余的那些编制怎么办?

  养殖!种地!

  这么多人回乡了,不能没事儿干啊。虽然一直都有鼓励开私人作坊,但那也只是杯水车薪,大多数人还是要去种地的。

  现在农民种地不比以前了,没有任何税收就算了,而且还要有各类补贴,尤其是种子和技术员这类。

  商业这会儿也混乱不堪。

  税收大幅度缩水,那编制里的人工资怎么办?福利怎么办?

  自给自足!

  不管是小麦玉米、蔬菜水果还是鸡鸭养殖,纷纷都成立了相关的部门及负责小组。

  以前给领导写稿子的公职人员,这会儿可能分配到了养鸡场。端茶倒水打印收快递的文员,这会儿可能在喂猪。身强力壮的单位司机,这会儿可能在耕地。

  你说他们会不会不愿意?

  怎么不愿意呢,不说大环境就是如此。

  君不见多少牛/B的人物回乡了只能无所事事的瞎晃悠,荷包只见出不见进。

  君不见多少人为了一口肉,去捧屠夫粗鲁的臭脚。

  公职好啊。虽然干的是农活,但是架不住干的人多,这样算起来也不是很累。

  每天准时上班下班,多余的时间还能帮帮家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