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1 / 2)

加入书签

/>  在思考到这里的时候,姜绮顺便用[贱得很耀眼]这id在海角社区调侃了一下自己对理财的想法。

  【根据通涨,我们都知道,将钱就那么放着,它的消费力会一天天减退,即使你不买买买,它亦会逐渐变少。所以,一个词语就开始走进我们生活,‘投资’。

  在我们成年之前,‘投资’一词,听上去就特别牛逼。

  华尔街的金融才俊在投资,股神巴菲特在投资我们升斗小市民也在投资,大家干的事都一样,在这个大市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

  真的是这样吗?

  醒醒吧同志们,人家是投资,我们,顶多叫投井。

  不是没可能赚钱,因为扑街的人多了,把井给填满了,或许可以捡漏。

  但需要承认,即使你做足功课,每天报纸财经版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然后金融风暴来到,你依然会扑街。】

  ‘投井’这个比喻,是姜绮去广东地区时听一场Talk show时听说的,当时觉得十分传神。

  因为她是个很不会投资的人,在同事被P2P风波中坑进了大笔身家的时候,她安然无恙,亦因此,只能进行非常保守,低回报低风险的投资,存余额宝。

  有没有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

  有,买房就是,但门槛高,至少她现在手上的活钱不够买房。

  Y市房价一平2000多,首付倒是够了,但今时不同明日,一个没有稳定收入证明的大学生,没有人脉关系,房贷压根不可能批下来。

  何况,姜绮想带母亲离开Y市,更倾向在一线城市全款买房──这数年的房价还未瞬间爆炸,她只要更努力一点就负担得起,一线城市干什么都方便,投资还是自用都合适,而且治安更好。

  最理想的情况是,姜靖天找不到她们,但做好最坏准备,一线出警速度都比普通城市好。

  原因无它,大城市,大家人手一部电话,反应速度也快,出了什么事,第一反应打开摄影头,半小时之内就能在微博上刷到。

  一部电话,让全民成为战地记者。

  既然《以魔证道》成功了,姜绮就不用再预支[贱得很耀眼]的人气,暂时不接新广告,随心所欲地侃自己想说的话题,惟有老顾客郑先生聊出了友谊,一直帮他做广告──当然,钱还是得收的,而且根据她的人气又涨了不少。

  日子过得安稳,姜绮手边有了钱,就去附近的健身房报了班,虽然要价比其他健身房高,但她图它除了能肌肉锻炼之外,还有一个宽敞的室内攀岩场,可以学习攀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