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2 / 2)

加入书签

吴教授带金时和晓雯去了位于学校里荷塘旁的一家餐厅,一般都是老师们接待外宾时才会来,规格不低。

尽管她们人少,吴教授还是点了好几个招牌菜。

晓雯坐了一会儿就忍不住问道:“吴老师,您觉得我能上最终吗?”

吴教授笑晓雯急性子,故意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你俩觉得自己讲的怎么样?”

晓雯挠了挠头说道:“我开头有点儿结巴,后面还成。”

吴教授又看向金时。

金时想了想说:“报告部分正常发挥,就是提问环节,对李老师问的“科学问题”不是很有把握。”

吴教授点点头:“你俩都讲得不错,老师们对你们评价都很好。”

晓雯一听,眉看眼笑。

顿了一下,吴教授继续对金时说道:“李老师提的那个问题,你不用在意。”

金时疑惑地看着吴教授。

“这都是写基金本子时会问的问题。这么多年了,我都觉得自己尚不能准确地概括出我解决的“科学问题”。李老师就是没啥可问的,随意扯了点儿。”

金时和晓雯诧异地对视了一眼。

“科学问题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你既可以用它来指广泛的自然与人类领域中的共性问题,也可以用来定义某项工程中的具体一些技术瓶颈。就跟搞哲学的人一辈子也不见得能说清楚什么是哲学一个道理。”

吴教授说完,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她端起了手中的茶杯:“来,我们以茶代酒碰一个吧。祝贺你们俩,顺利完成了预答辩。”

金时和晓雯也端起茶杯,恭敬地和吴教授碰了杯。

清脆如银铃般的茶盏碰撞声,伴随着师生们之间真挚的欢声笑语。

窗外小山坡上的桃树枝冒出了花骨朵,隐隐有阵阵芳香飘来。

过了几天,吴教授通知金时,要推选她的博士论文到学校去参评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金时又是惊喜又是焦虑。

喜的是,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

忧的是,会有更多人用更严格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文章。

金时突然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她意识到,自己是真真正正地驰骋在了学术的汪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翻船。

这样的体会对金时而言也是新鲜的。

在原先的印象里,做学术就是籍籍无名,没有人在意的。可如今真的从事了学术,金时才发现,其实这条路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