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 2)
就是第五年了。”
“真快啊,你的学术成果很不错,毕业要求已经够了,只是不知道你自己毕业后的打算是什么呢?”吴教授问道。
金时听了,犹豫了一下,并没有马上回答。
吴教授很喜欢金时,这孩子聪明,而且踏实,是做学术的好苗子。
“吴老师,您知道我一向和您不说虚的,其实我以前觉得读博就是奔着做学术去的,我从没想过别的可能。只是现在,我也不是特别确定了。”
身边的同龄人要么早就工作了,要么就是已经确定转行去互联网或者金融方向,并积极地找实习中。这年头,做科研不容易啊。在京沪深这种房价天价的地方,做科研特别是在高校搞科研拿的那点儿工资,连个厕所都供不起。想熬出头,那不知要多少年。一开始只能是拼命堆成果拿到title,能招博士生能拿项目了,才算能勉强度日。这还不算学术本身带来的压力。有能力有本事的,谁愿意花大好的青春受这委屈?当然是哪个行业来钱快去哪儿,早日实现财务自由早就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第一要务。像金时这样最后坚持下来走学术这条路的,真真是凤毛麟角了。
万幸,一直以来,金爹和阮女士从没有质疑过金时的决定。
只是,金时在美国一年,却有了新的想法。在国内,可能是人才太多僧多粥少的缘故,所有人都提倡应该要早做规划。“赢在起跑线上”,是我们从娘胎肚子里的时候,广告商就在鼓吹的口号。可是到了美国,金时发现周围的人都满放松的。不是说不够努力,相反,是心态上更轻松一些。美国竞争也很激烈,但是那里也很鼓励不断地挑战与尝试。在那样的氛围下,金时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除了学术以外,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
并不是钱的问题。金爹这些年不断高升,家里也不缺金时这一口饭,只是金时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因为当初某些原因,较这一口劲,不想被某人看扁。这才一路闷头学到大。这些年金时渐渐对莫禹澄当初那句话看开了很多,这是金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要抉择人生职业的重要路口。她第一次问自己,我是真的喜欢学术吗?
“吴老师,我很怕自己在真正选择学术这条道路以后,有一天会后悔。所以我想去看看别人,在别的行业,又是怎么做的。”金时看着吴教授的眼睛,认真地说道:“我从高中开始,10年来生活的全部就是学习。我很怕自己和这个实际的世界是脱节的,我不想我做的学术都是纸上谈兵,到了实际工程上根本就没办法用。”
“所以,我想和您申请,暑假去别的行业做实习。”
吴教授静静地看着金时。她早就觉得,金时在自己带的学生里,属于有主意的那种孩子。这样的孩子,优点是如果她自己想做学术,不用人逼她,她自己能掌控好一切。可缺点就是如果她打定主意不做学术,也没人劝得住她。
吴教授叹口气,说道:“我知道我不同意你也会去做的,既然你都想清楚了,就去试试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