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 / 2)

加入书签

,话头便被苏尚书苏桓抢了去:“陛下,臣冤枉!采石夫之死实数意外,况且,臣与他们无怨无仇,全没有杀他们的动机。”

  梅锦荣不疾不徐地说:“臣没说苏大人杀了采石夫,臣说的是另外一件事。苏大人何不等下官讲完了,再自行辩白。”

  江聿换了个坐姿,好整以暇:“是啊,苏卿何故如此着急。等梅卿讲述完,朕自会给你解释的机会。梅卿你继续。”

  梅锦荣揖了揖又道:“采石夫惨死是因为监工监管不力,善后之事却是苏大人没做好。其中一个采石夫死后,家中只留下了患病在床的老母。老母无人照顾,长久不进米食不吃药,如今只剩下了半条命。敢问,老母应得的补偿去哪了?”

  听到不进米食等只言片语,龙椅上的江聿恍惚了片刻。

  周子临几乎同时心头一紧,偷偷瞧了眼江聿,便见他一时沉浸回忆中空洞无神的双眸渐渐清明,转瞬却又变得狠厉。却也因为高居殿上,远离群臣,江聿这些变化并没有别人注意到。

  尤其苏桓未曾留心。他满脑子想的是:一条贱命,即便有补偿,也不过几十两银子,他没放在眼里,可底下那些人就不一定了。干生枝、枝连干,心乱如麻的苏桓,无奈把目光投向丞相欧阳槐。

  欧阳槐适时站了出来:“老人卧病在床,想来头脑多数时候都是不清醒的,可能早就给了补偿,只是她不知道,或者忘了。”

  梅锦荣是个耿直人,行事向来直来直去。也不管会不会得罪欧阳槐,便说:“丞相所言差矣,老人病的是腿,并非头脑。回陛下,臣已亲自询问过,老人吐字清晰,思虑周全,儿子的事她记得一清二楚。她确定,没有拿到抚恤。”

  江聿克制了一下情绪,声音却还是冰冷的:“既然如此,事情必须查明。苏卿,若是抚恤之事都办不好,朕看你这个尚书也不必做了,回乡种田去吧!”

  苏桓立即领命:“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将老人安顿妥当。同时查清楚究竟是何人私吞了补偿,给陛下和老人一个交代。”

  “若是苏大人在查案方面力不从心,臣愿意代劳。”霍不离也出来搅和。

  江聿的面色随即缓和许多:“霍卿所言甚合朕意,如此霍卿你就多为苏卿分忧吧。至于益州筑坝之事,工程浩大,需再行商榷。若无其他事,朝会就到这了。”

  众臣告退,三三两两走出大殿。

  苏桓紧随欧阳槐之后,只听欧阳槐冷哼一声:“你还悠哉悠哉的,还不赶紧回去捋清楚,能斩断的斩断了,千万别跟自己扯上关系。”

  苏桓抖如糠筛:“是是是,有劳相爷提醒。”

  霍不离站在远处叉腰凝望,蓦地一笑:“你看他,快五十岁的人了,居然能跑这么快!但愿我请他去兰台吃茶那天,他也能像现在一样生龙活虎。”

  程霄闷笑,扯了扯霍不离的衣角,低声问:“以你的性子,怎么可能放过他。真没暗地琢磨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