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2 / 2)
他走到窗边支起窗户,早春略显寒凉的风便钻了进来。不远处的湖边丝涛弄碧,拂水飘锦。那绿实在透着十分的新鲜,叫人心生希翼。
忽然,听见身后几声老成持重意味的咳嗽,楼凤棠一转身,看见司徒常胜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司徒大人请坐。”
司徒常胜毫不客气地在楼凤棠布置舒适的值房里坐了下来,收了笑意,从袖中掏出一封奏报来递给楼凤棠。
楼凤棠一瞥之下眸光立刻变得锋锐起来,与司徒对视一眼。司徒常胜肯定地点了点头。御史台负有监察之责,太学生最近的议题正是奏报上所写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司徒大人如何看待此事?”
“据老夫所知,楼相在太学生中素有威望,老夫正想听听楼相的看法。”
楼凤棠暗骂一声老狐狸,思虑片刻后,道:“凡事必能追本溯源。”
司徒常胜忽然望向窗外的□,“老夫年事已高,待陛下凯旋,老夫便可致仕。可惜,老夫祖籍南方,老家如今却已无人,恐怕也回不去咯。”
楼凤棠自然听到司徒常胜将“南”字念得特别重,心中讶异之下,单刀直入地问道:“司徒大人何以如此信任楼某?”
“台谏合一。”这四个字由司徒常胜说来仿若金声玉振。一顿,他又道:“陛下曾对老臣说过,凭楼相这般人物,不可能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可这道诏敕还是通过了。陛下还说,一个为了吏治清明甘愿在自己头上套一重枷锁的人物,理应值得信任。”
从前大禹的台官和谏官是分开的,台官的主要职务为纠弹官邪,专门监督官吏;谏官指谏议大夫、拾遗、补阙等等,其主要职务是侍从规谏,讽谏君主。两者事权一旦相混,谏官也就拥有了对百官的监察权,也就是说本来纠察天子的官员反倒成为了天子耳目,专门监视官员们的行为。如此一来,皇帝没人找茬了,却添了监督手下的眼线。“台谏合一”无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