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0(1 / 2)

加入书签

/>  次日用过了早饭,易子轩就离府去京华大营整军了。凤舞送他出了门,就去三进给易母请安,顺便见见传说中从玉林寻到京华的宋姑娘。

  那宋姑娘年芳十八,在大秦朝算是实打实的老姑娘了。又因为是乡下女儿,自小就干活,又不会打扮,看着竟有二十左右的样子。不过身材倒也算是娇好,样貌也称得上清秀。

  这事说来最无辜的就是凤舞,因此易母见了儿媳,理亏气短的也不敢说话,只不停的用眼睛看陈易氏和安易氏,那意思是想让她们姐妹张口。

  陈易氏本就喜欢宋姑娘,又看凤舞不顺眼,自然张口就向着宋姑娘,劝道:“这事说来也是咱们家对不起宋家,托了宋家妹妹这么多年,却又反口不娶了。好在宋家妹妹体谅咱们家不敢违抗圣命的难处,主动退求妾室之位,弟媳也就贤惠的点了头吧。要是细说起来,也是弟媳抢了宋家妹妹的正妻之位,总也不能太欺负人了。”

  宋姑娘早在昨夜里就与陈易氏商量妥当了,因此顺着陈易氏的话,就跪在了凤舞的身前,大哭着求道:“请郡主救救民女吧。如今满玉林都知道民女是易家退了的弃妇,哪里还有一家愿意娶民女呢?如今郡主若是不肯收留民女,那民女也无颜苟活于世,唯有以死明志一条路了。还请郡主发发善心,给民女一条生路吧。民女甘为妾室,进门后定当一心伏侍郡主,绝无二心的。”

  凤舞端坐在圈椅上,捧着香茶,却不喝一口,只看着陈易氏和宋姑娘你来我往的眼神交流和唱作俱佳的表演,完全没有要搭腔的意思。

  宋姑娘见凤舞无动于衷,心里略有些慌神,偏过头去看着陈易氏求救。

  陈易氏也没有想到凤舞会如此淡定,心里也开始有些发慌,只得又强撑着开口道:“同为女人,弟媳心里的苦,我也明白。这新婚就要迎妾室进门,好好的把丈夫分一半出去,哪个女人都得有个适应的过程。只是男子三妻四妾本就是常事,早晚都有这么一天,弟媳何不贤惠的让宋姑娘进门,也好让咱们家对宋家有个交代。这事说到底也是咱们家理亏,要是传扬出去,闹大了动静,也影响子轩的官誉和名声。弟媳就是不为了咱们家着想,也该为了子轩的前程多想想,子轩有今天可是用命拼不出来,得来不易呀。”

  这一扯到易子轩的官誉、名声和前程,易母心里也着了急,含着泪走到凤舞面前,拉着她的手,哽咽着请罪道:“好媳妇,这事说来是我们对不起你。那会儿子轩在南疆驻守,迟迟也不张罗亲事,我当母亲的心里是真着急。咱们家的境况又不好,子轩那会儿的官职也小,高门大户真是作梦也不敢攀的。宋家与咱们家也是几辈子的老邻居了,你公公早年在世的时候,也有过与宋家结亲的意思,老婆子也就糊里糊涂的混了这么多年。其实是真的没有想太多,只想着给子轩张罗个好媳妇,别让咱们家断了香火。只是这事子轩一直都不点头,老婆子和你大姐也不敢正式定下,这才一错就错到了今日的地步。只是咱们女人,当娘的指着儿子,当姐妹的指着兄弟,当妻子的指着丈夫,一家的荣辱全在子轩身上,真是不敢托累了子轩的前程呀。”

  到了这会儿,也就只有安易氏没有出言相劝了。凤舞转过头去看了看她,却见安易氏并没有要张口的意思,心里倒是宽慰了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