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0(2 / 2)

加入书签

徐明启僵住了,他根本没想到,泱泱大唐,竟然要面临国灭的危险,真是可笑啊。

李元济安静地用手摩挲着龙椅旁边镶嵌的珍珠,扬着头观看乱糟糟的大殿,嘴角上勾,眼里藏着嘲讽和一丝落寞。

“朕觉得可以勒令其中一支军队停下来。”李元济忽然轻声说。

一直沉默着的卞之白猛然抬起来头,面色复杂看着李元济。

本来热闹的大殿刹然安静,没有人出声,倘若李元济诏令其中一支军队停止,如果是叛乱军,他会顺应停止行军,另一支军队自然很大可能是终于唐国的军队,即便赶回长安,大唐也无任何忧患。最后也并不能判定停下来的那支军队就是叛军,因为平乱军也会收诏停止。

当然,如果诏令给在了忠心为国的一支军队身上,他不敢违旨,真正反叛的大军将畅通无阻来到长安。

这是一道送命题!

命是长安城几万家百姓和数千唐朝达官显贵自己的,在这个时代来说,他们的命也是李元济的。

“陛下直接下诏书让两支大军都停下好了。”一个站在大殿门口的普通官员糯糯开口。

“呵呵。”李元济一声轻笑。

目前来说,消息从杨道宗哪儿传过来加上李元济的诏书送过去的时候两支军队离长安城顶多会有百里远,可能更近!

那么如果两支军队都收到了诏书,反叛的獠牙的确会直接露出,那来平乱的那一支自然遵旨停止行军,几十里的距离,五十万大军不还是半日便临长安?

除非平乱军下决心抗旨,那俩家五十万大军齐在长安城外决战,大唐尚可无忧。

还有,即便两军遵旨停军,然后呢?一百万大军就地解散?还是就这样和长安遥遥对峙?

所以,这道选择题无论怎么选,都是半生半死,其中或有一线意料之外的生机。

“文相,你怎么看。”李元济看向卞之白,露出好奇。

卞之白闭着眼沙哑着嗓子道,“谁快就给谁下旨吧。”

“唔,差不多……”

“总有先后的。”卞之白打断了皇帝的话,坚定开口。

李元济哈哈一笑,“行吧。”收信时间确实相差不大,但真有先后,先的总会说明他先动,枪打出头鸟嘛。

“去把朕早拟好的诏书送给……杨将军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