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0(1 / 2)

加入书签

,按照他们打探的消息,赶第二日太阳下山应该就能徒步走到平安成了。

  不过林岸对此早有计划,早就在这些流民回来到平安城之前就着人去搭建了好些茅屋和准备了多余的帐篷,甚至就连粮食也早早找明和诚准备了,虽然粮食不多,但几千人食用还是能撑上一段时间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搜集了相关药草,只等备用。

  其实这些原本都是不可能拿到的,都是经过了林岸和宋濂百般说服,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明家和宋家自己出资的,药草大部分也都是沈清和和一些义商提供的,因为他们都信任林岸便都交给了他来处理,不过在看到林岸的处理安排后,这些人都很满意。

  因为担心那些流民身上带着的瘟疫,又怕他们会失控冲向城内,所以在这些流民到达平安城门之前明和诚一直叫手底下的人严阵以待,进入戒备状态随时应发突发事件。

  但到了傍晚的时候那些流民也都或三三两两,活成群结队的感到了,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些人并没有他们原本现象中的暴戾或者蛮横,而是自觉地停在了城门之外,眼巴巴的看着城门之外林岸为他们准备的用来迎接他们的东西。

  先是有个脚底下被石头磨破了的小孩突然哭了,接着是几个妇女,最后好似成片的哭声,他们从南方一路逃到这里跋涉千里,不管走到那里都被人驱赶或是躲避,别说伸出援手,就是看见他们也要捂着袖子躲得远远。

  这些流民也怕连累别人都只敢尽量捡着无人的小路去走,他们离开噩梦缠绕的家乡一路逃命,住过荒山,宿过野岭,吃过野果,也常常饿着肚子,一路而下为仅仅就只是想要找个能给他们遮风避雨的安居之所,这一路上病倒多少人,死了多少人,无人统计,但他们很清楚,身边的亲人都在慢慢变少,但没人敢去问,更不敢去说,而最最不敢的就是去想什么时候能停下脚步歇歇。

  可是走到平安城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们原本也是不敢凑过来的,就怕被人追,被人撵,可是他们身边的亲人病的太多了,太需要食物和药草了,所以只能过来碰碰运气,可是他们都看到了什么。

  草屋,帐篷,篝火还有架在火上的热粥。

  看着这一些,这些跋涉千里艰难求生的人们终于哭了。

  平安城,真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给人能带来和平和安宁。

  原本准备的那些所谓攻防和工事都没有派上用场,这些流浪的人们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丝宽容和帮助,他们就这样在平安城外暂时驻扎了下来,没有人一个人挑事更没有一个人抱怨,他们对平安城的所有人都只有感激。

  看到这种场面,就连明和诚的眼眶也微微有些泛红,他身边的侍卫也有偷偷抹泪的,以前有多害怕这些流民此刻就有多同情。

  明和诚看到这些衣衫褴褛的妇女老幼,当即便让林岸去调集城中最好的大夫过来医治,但让人没想的是,第一个报名的却是沈清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