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2(1 / 2)

加入书签

br />  “送到迎宾馆。”苏绾微微有些诧异,还以为不能兑换。

  八成是宋临川来兑的时候,说了什么重话。纪元朗又不在这边常住,花市结束就走,钱庄却是要一直开下去的。

  趋利避害人之本性。

  “姑娘稍等。”掌柜的收起银票,出了柜台招呼伙计去库房。

  苏绾坐下来喝茶等着。

  一刻钟后,两千两的铜钱装在独轮车上送出来,掌柜的还派了两个护卫帮忙押送。

  苏绾支付了手续费,起身出去。

  一万两千两银子,够只收完今年的棉花了。回头卖给宋临川还能收回来一万两,扣除自己花掉的两千两成本,还有一千多两的杂费,净赚七千两。

  张奉如就算离开安宣府,交接之时也会提醒接任的人,这个生意的不能让人抢走。

  实在不行,自己还有赵珩那张牌可用。

  以后每年光是棉花一项,就有一万多两银子的收入,再开几家店铺插手别的和民生有关的生意,不出十年她就成首富了。

  想想就激动。

  花市开市第一天,苏绾搬了张桌子跟秋霜一起坐在校场入口处,等着官府的府兵称完棉花,支付银子登记姓名。

  纪元朗带了一伙人过来,被府兵拦在府衙门外,气得眼珠子都要掉地上。

  “官商勾结,安宣府的知府一定收了此女的好处,才会让她收棉花!”纪元朗口不择言,“我们要求公平买卖!”

  棉农一个都没搭理他,只有他带来的那群地痞跟着起哄。

  还有吕岳州找过的一百来人,看到府兵在帮忙打包,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

  “纪公子不是说她请不到人手,便没法收棉花吗!”有人愤愤不平,将怨气撒到纪元朗身上。

  一天五百文,三天下来够一家子花半年了,这小子简直是在砸他们的饭碗。

  “你没看到知府跟她勾结吗!”纪元朗有点慌。

  “这位公子说话最好有证据。”师爷背着手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张大人为官清廉,跟苏姑娘的合作更是互惠互利,何来勾结一说。”

  “什么互惠互利,倒是让我等开开眼界。”纪元朗来了脾气,大声叫嚣,“我们也要看证据。”

  “对,我们也要看证据。”围观的几个商贩和一百多个挑夫大声附和。

  师爷微微一笑,拿出苏绾和知府大人签署的契约展开,“认字的自己上来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