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1 / 2)

加入书签

, 不要画像要真人这错竟扣到朕身上来了?”

  韩丞相无言以对,殿内的笑声又大声了些。

  “启禀陛下, 自黎川县送出的赈灾粮,因山洪导致河水暴涨冲断官道无法运送,此事如何解决。”徐太师脸上露出戏谑的表情, 一副你也有今天的模样。

  “不急,朕再看看。”苏绾回他一句,继续看地图。

  按照两幅图中的标记, 黎川与洛州中间隔着兴南县,三县之间却无官道相通。从黎川调运的赈灾粮,经过兴南便到了洛州,中间还无河流阻挡。

  最快捷的办法,应该直接从兴南调运赈灾粮。

  他们没选这个办法,两县之间的官道不修也就罢了,从黎川调运粮食还要舍近求远绕过兴南,自另一个与其余三县都有交界的县穿过去,还要过河才能抵达洛川。

  苏绾抱起手臂摸了摸下巴,将四个县的地图全部又看了一遍。

  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黎川和洛州的知县都是徐太师的人,两个县相对也比较富庶。

  兴南和另外一个县的知县,则分别是她或者说现实里的太子和韩丞相的人。

  不仅如此,北梁的地图上好几个县都有这种不通官道的情况。

  很明显的有意为之。

  她没猜错的话,这些连官道都不通的县异常穷困。

  当朝太子身为储君,手底下只有几个穷得叮当响的县,如何有钱有人与他们对抗。

  百姓靠天吃饭,但凡出了天灾必定人心浮动,官府不作为进而造反。小规模的造反可以镇压,若互相串联便成了起义。

  如此一来,他们又多了一条废除太子的理由。

  梦境里的徐太师拿这件事来为难她,估计是在洛川县做好了准备。她处理不好粮食送不过去,洛川灾民造反,他所做的布置随即发挥效用。

  百姓在妻离子散还吃不饱时,所有的怒火都会冲着当权者来,尤其是帝王。

  南境一乱,东蜀又在北境开战,北梁内外交困赤虎军出动,到时候她这个皇帝就真成了傀儡被幽禁起来。

  什么美人都看不到不说,没准还会变成残废。

  苏绾琢磨一阵,缓缓回过头看向殿内的一众朝臣。

  许是她看得太久,谢丞相和礼部尚书以及另外几个侍郎,脸上都透着紧张。其他人则是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模样,有几个的表情还特别鄙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