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分卷阅读74(1 / 2)

加入书签

谢爱卿,你来替朕书写协议。”苏绾站起来,背着手走下台阶停在宋临川面前,微微仰起脸看他。

  这个暴脾气的美人,她还挺想留他在后宫的。

  苏绾看了会,不疾不徐出声,“太子殿下,东蜀盛产和物?”

  “盐、纸张、刺绣。”宋临川估计是没这么被人看过,脸上的怒火越来越明显,“陛下竟是不知吗?”

  “朕若是样样都知晓,太子觉得自己还能是太子吗。”苏绾含着笑故意怼了句,背着手折回去。

  坐回龙椅,苏绾看了一圈朝臣,再次出声,“东蜀若能低价卖盐给我北梁,再派遣匠人入我北梁教授纸张和刺绣的技艺,北梁亦可赠送东蜀一些马匹,派遣匠人前往东蜀教授铁矿炼制技艺。”

  原著中提到北梁盛产马匹和铁器,马可以自己养,铁矿炼制却是保密的技术,轻易不外传。

  而东蜀最大的优势是有盐。

  在原著中,宋临川会去两国边境,就是希望能够用盐跟贩卖武器的人做交换。

  她的提议于两国都有益,北梁能买到便宜的盐,而东蜀提升铁矿的冶炼技术,无需高价买武器。

  苏绾看着宋临川,耐心等待他的回答。

  “陛下的提议我非常有兴趣,但此事并非我可做主,陛下可否等上几日,待我传讯回东蜀请父皇定夺。”宋临川恭敬行礼。

  “那就请太子殿下在我汴京多住几日。”苏绾偏头看向负责书写协议的谢丞相,真诚发问,“谢爱卿觉得朕的提议如何?”

  “老臣同意陛下的提议,若协议达成,于我两国都有益处。”谢丞相笑容满面。细看他的表情,也和之前的礼部尚书一般,有种败家子终于懂事的欣慰。

  苏绾扬了扬眉,看向殿上的一众朝臣,“众位爱卿可还有其他意见?”

  殿上无人出声,徐太师张了几次嘴,最后一言不发。

  林尚书和韩丞相等人也都不出声。

  “看来众位爱卿都没意见了,那便等东蜀的书信传到汴京,此事再议。”苏绾抓住赵珩的手腕,拉了他一下,缓缓站起身,“责行人司安排东蜀太子一行住去迎宾馆,朕要歇息了。”

  “恭送陛下。”一众朝臣再次行礼。

  赵珩用余光偷偷看她一眼,复又继续目视前方,若无其事地跟着她一起走下台阶,心中思潮起伏。

  她看似一通胡来,却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敲打了徐太师,又将与东蜀建好互通一事轻易定下,想法也与自己不谋而合。

  也不知这梦境能持续到何时?要怎样才能在现实中将她找出来。

  赵珩垂下眼眸沉思片刻,收拢的五指缓缓松开。

  不急,只要藏好自己的身份,总能套出她的身份和人在何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