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0(1 / 2)
找钱玉嫃,跟着北上只是不敢独自留下也不敢放董举人一个人走。
他俩确实拜过堂, 但是没得到董家承认。
那时候唐瑶抱着儿子逃了出去, 从蜀中跑到两湖,一路上吃了很多的苦,也因为吃了这些苦头, 使得她飞快的消瘦下去,连腹部也平了,瞧着竟不像生过孩子的。
眼看肚子缩回去了, 唐瑶就动起心思,她给自己改名叫方雪茹,还编了个不幸的身世, 把抱出去的亲儿子说成侄儿, 讲她哥哥嫂嫂都不在了, 她命大,带侄儿逃了出来。
她用心编了故事,但只要稍微有些阅历都能发觉不对之处。
唐瑶就是有那种本事, 总能从千万人中精准的逮着个憨憨,这个董举人学问做得确实不错,可能他全部的天分都长在那头了, 其他方面比较欠缺,生活就要家里帮忙操持,看女人的眼光也不太行,老董家上下都觉得这女人来历有问题,没听说周围这片遭什么大灾,怎么好好一个家就散了,一个家里连男丁都保不住还能让长得不错的女人逃出来。
这么说吧,要是遭了灾没饭吃,很多父母宁肯卖女儿也得把儿孙养活。要是家里出了个赌棍或者败家子,更应该想法子用漂亮女儿去换钱回来救儿子的命……这么做对不对是一回事,多数人就是这么干的,哪有哥哥嫂嫂全都活不了,妹子还能带着人跑出来的?
就算不是这两种情况,她哥嫂是病死的好了,“方”家没人了吗?她个小姑娘凭啥将子嗣抱走?
……
还没听到故事的时候,董家人就觉得她有问题,听完更确定是遇上女骗子了。
他们确定有什么用?
虽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做儿子的非要跟你犟着,你真很难将他拧过来。尤其董家上下都指望这人一飞冲天,敢在科举考试的当头惹他不快?
董家人好声好气劝过,他觉得自家人看不起雪茹孤女一个,故意抹黑想将人逼走。
董家人也从唐瑶这头打过主意。
唐瑶是什么人?
千帆过尽的老油条了,能吃这套?
总之结果就是两人私定了终身,但董家人不承认,可又不敢把事情做得太难看,本来打算在董举人出门之后再想办法把唐瑶办了。唐瑶想到董举人前脚走董家人后脚肯定弄她,这不就把亲儿子托付出去,自己跟着上京城来了?正好也能盯着点,别让姓董的在北边沾上其他女人。
唐瑶听人吹嘘董举人太多,信他有本事考上进士,只要中了进士他谋个地方官职,自己跟去不就翻身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