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1 / 2)

加入书签

么意思?”

  “要不请五殿下过来问问?”

  “谁也别去,朕要看看他什么时候想得起过来请安。”

  皇上都发了话,谁又敢去?太监总管琢磨着不知道是前头十年没娘教还是后面十年这个娘教得不好,五皇子蠢得实在。

  虽然说他跟燕王没得比,到底也是皇上的儿子,皇上哪怕没多喜欢这儿,还是会为他考虑一些,不会说看你过得惨反而高兴。

  又要说到父子没有隔夜仇,在皇室,只要你不惦记那位置,不结党营私,犯些小错误都还好说。反正当时气归气,过了那几天事情也就过去了,五皇子犯那个错误还没到不可原谅的地步。

  皇上就是想看他反省,看他低头认错,你好好说,再拿出个态度,吃段时间的苦这事就翻篇。

  换个皇子都不用谁提点,凭自己也能会意。

  像七皇子以前闯过的祸还少了?他曾把给他上课的大儒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人家大儒放下话说再也不教他了,那回皇上打烂了他屁股,七皇子也没闹脾气啊,趴着写了悔过书,自己下不得地也不忘记让别人给他送到御前,为了彻底解决还舍了脸去给大儒赔不是……

  你犯了错就拿个态度,几方都有台阶下这事情就过去了,拧着犟着只会是自己吃亏。

  太监总管想着是不是人出宫早,忘了在宫里该怎么做。

  可这也不限于在宫里还是民间。

  儿子犯了错不都应该这样?五皇子都回宫这么久了也没个表示,更稀奇的是燕王妃去看过,秦三奶奶也去过,都跟五皇子妃聊了那么久,咋的就没一人提点他们?

  太监总管是登基时就跟着皇上的,一直都是御前红人,对皇上可说非常了解。

  他觉得本来被退回宫里还不算太糟,现在看着五皇子怕是真要完蛋。

  不是说他要在宫里困一辈子,人肯定能出去,快则一年半载,慢则三年五载,皇上不会留他的。到时候应该还是会给封个郡王,问题在于,郡王是爵位不是官职……皇上若看不上这儿子,还不知道会把人扔去什么不打紧的衙门,只要不得重用,管你是什么王家门都要冷清,看五皇子又是个爱跟人比的,到那时候落差还是巨大,他又会发现当了郡王也不像自己想的那么舒坦。

  说到底,甭管你什么出身,都的去争宠才行。

  其他那些皇子可不是等着皇上去关怀他们,那些都削尖了脑袋往前面挤。

  燕王进宫的时候也听说了一些有关五皇子的事,但他没做评价,比起去关心这个已经回到宫里的侄儿,他更多心思还是放在儿子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