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3(2 / 2)

加入书签

第64章 鱼雁

  顾皎送走献粮的车队后, 数着日历过活。

  从龙口至郡城, 官道有二百来公里, 若轻装简行需得走上十天;可带了那许多牛马车队, 起码得多五六天。

  因等得较早,又要安慰那些痛失存粮的地主亲眷,便三四天宴请一回。

  或者是城守家的女眷,或者是孙家的夫人, 再是温家的舅娘等等。多余的事情不做, 通是用马车拖着她们在门口的路上走几个来回, 再去河岸上看大水车和水塔。

  夫人们对水车和水塔没什么兴趣,对路则是啧啧称赞。特别听说已经收集了许多泥蚌壳烧三合土,只等材料存够便要铺得镜面一般平整,更期待。她们家家白出了许多粮食,心里正不痛快, 但亏已经吃下去, 更要做出对顾皎亲热的样子拉关系。毕竟,自家的老爷少爷们不断传了书信回来, 只说十丈城如何大胜,抓了京州王的幼子如何, 那处要求和,青州王眼看得又要将一州收入囊中等等。

  若果真如此, 李恒只怕更加水涨船高, 顾家也连带得要起飞了。

  存着各种心思, 一边儿有心招揽, 一边着意奉承,十分亲热。

  顾皎招待了几次,累,且是心累,比她在实验室做三天三夜的实验还要累。

  因此,半个月的交际期后,她暂停待客,狠狠安睡了一天一夜。

  今日,她约了宽爷和唐百工,要去巡田、鱼塘、河堤和水车。

  “夫人,戴上这个。”含烟翻出幂篱,一定要她戴上,“太阳越来越辣,谨防晒黑。”

  “夏日里戴着气闷呢。”顾皎不是很愿意,“柳丫儿帮我拿着,等日出高照的时候再戴;对了,另给我备些凉茶水呗,那个更重要。”

  含烟只得和杨丫儿一起,帮她准备了两个大包袱。

  每次出行,都是这般麻烦。

  “夫人,你为何三两日便要跑一趟?”杨丫儿很想不通,“别人家的夫人要做什么,吩咐下去就行,通没你这般辛苦。可是不信下面的人?”

  顾皎换了一身浅色的单衣,将头发挽得高高的,又在脸上略拍了些花露。她道,“哪儿是不信任?寿伯和长庚做事都可靠得很,辜大哥现在日日巡视,许多庄户家都不怕他了,河堤上那几百外面来的民夫也被他镇得十分乖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