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3(1 / 2)

加入书签

的每一个角落,可以称之为古代版的网络。

邱季深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大梁各地如今都有了怎样的传闻。这一次真的是个传说了。

邱季深心虚地挠了挠头,干笑两声。

她当时的确有玩笑地说过,让高吟远去做当代版的黄道婆,名垂青史,顺便帮忙传扬一下她的名声,让她跟着沾沾光。

可她真的只是玩笑而已,谁晓得高吟远不仅做了,还做得大张旗鼓,甚至将她推到了台前。

中年男人见她这样,知道她不再推辞,笑着让人把牌匾搬进去。

他们这院子,的确是挂不上牌的,于是壮汉帮忙搬到院里,靠在墙边。

邱季深拱手朝众人道谢,互相寒暄数句,球戏的杂技艺人顺势从队伍后排走上前,带领着人群往宽阔的地方移动,然后摆开场地,开始了新一场的杂技表演。

周围叫好声阵阵,看客们不再紧紧关注着邱季深。

现场其乐融融,邱季深也松了口气。

等热闹渐渐散去之后,她请众人一道吃了顿晚饭,算是款待致谢。

·

这场送匾的仪式弄得异常盛大,街头巷尾都开始议论。

邱季深从未体会过受人追捧的感觉,此后出门就被百姓夹道欢迎,颇有点受宠若惊。

不知道高吟远给他们灌了什么迷魂药,又或者是互相之间发生过什么不可说的交易,总之这帮商人异常热情。

他们可以说是古代版的成熟水军,行动力惊人且有完整组织,逢人就开始宣传营销,进行夸张吹捧。偏偏他们混迹三教九流,没有渗透不了的客户群,所以没过多久,工部的同僚,都开始打趣起邱季深。

叶疏陈对此深感遗憾,觉得高吟远厚此薄彼。都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怎么不见他提一下自己的名字?

这一份友情果然不牢靠。

邱季深笑骂了他几句。名声大又未必全是好事,坏处自然是有的。真要把这待遇安他身上,他估计还要不乐意了。

自古民间对于清官的美谈就尤为偏爱,加上邱季深面容俊秀,气质清朗,大龄未婚,备受陛下宠爱,就有了许多衍生的空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