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1 / 2)
”
高吟远:我才想要静静。
·
待二月过去,风中带来了些许暖意,秃黄的草地中也冒出了丛丛的绿意。
京城的城门重新打开,不愿意离开的灾民,可以在京中暂留,领取微薄的赈恤金,在各处寻找合适的活计安置家人。
官府大量招收流民去城外开荒屯田,免费发放种子,教导他们进行种植。
国库并不如这一场春意来得那么美好。新年伊始,已经迎来了一波赤字危机。
因为要开粮仓赈灾、修缮各地房屋、安置大批流民等等,各官署开支用度都被强行削减。
每一次的天灾,对于这个庞大的封建王朝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即使安然挺过这一次,也不敢有任何懈怠,必须保持着绝对的戒备,应对不知何时会来的下一次灾难。
·
转暖之后,邱季深的棉被终于被还了回来。虽然有些丢失,但也成功了收回了八^九成。
工坊其实不需要那么多人,本意只是为了救济。在春耕时节来临之际,大多数人主动离去,只一小部分还坚持留着要来帮忙。
在东西市对外的交易重新展开之后,邱季深没有再继续收购吉贝,只是把棉花清理了一下,洗净晒干,重新弹好,然后用以还债。
不是她真不想赚钱了,而是市场发生了变化。
如今众人都知道棉被该如何制作,京城一些敏锐的商人早已跟上。当下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劳工,那些商人们用更低的工钱,召更多的劳力,以更高的价格,垄断吉贝的供货。邱季深的生意,自然就难以为继。
现在种植吉贝的人少,都要从别处运来,所以价格虚高。等京城周边开始种植,吉贝自然会大幅降价。她没兴趣与对方哄抬价格,比拼压缩成本,赚着几两银子,却冒着血亏的风险。
因此,邱季深的工坊安静下来,重新开始做起了制伞的工作。高吟远等人也有了闲暇,得以留在家中无所事事地挥霍时间。
这些不过是市场规律而已,邱季深倒觉得没啥。任何事物只要发掘出经济价值,传播速度就会成倍增加,商贾四处远游倒卖,不定能技术宣扬出去。从侧面来看也是一件好事。
只是高吟远似乎有些不满,虽然说不清楚是从何而来。邱季深晓得他时常别扭,就没管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