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2 / 2)

加入书签

高吟远说:“几位朝中官员。是我祖父曾经的旧友。”

是接济的银子啊。

“哦,也可以。”邱季深明白过来,点头说:“挺好的,不要白不要不是?看来还是有好事的。”

高吟远没吭声。

邱季深跑回自己房间,将之前唐平章赏给她的银子,还有平日抄写书册的攒下来的钱都拿了出来,堆在一起。用手指一枚一枚地数着,再归类放好。

高吟远奇异地看她就那样发起愣来。

邱季深心里不自觉想到了叶疏陈。

现在冷静下来,发觉出些许猫腻,之前遗漏的困惑也有了新的猜测。

叶疏陈早知道她不是“邱季深”本人,所以很有可能,当初就是故意借由高吟远的案子,让她被罚停职在家的。

没想到世界不允许她低调啊。

冒名顶替这罪过,重吗?当事人愿意和解,自己认错态度良好的话,能不能减刑?

高吟远在她面前挥了下手,问道:“你魂不守舍的,做什么?”

邱季深直起身,看着他,铿锵有力道:“人的生命,要有点重量,才有活着和被原谅的价值!你说对不对!”

高吟远:“??”

邱季深毅然地将所有的钱都推到他的面前。

高吟远这次是真的惊到了。

“你不要钱了?”

邱季深说:“不。我是想让你帮我,全部拿去买白叠子。”

白叠子,就是指棉花。也可以称吉贝。

高吟远并没觉得有多好,反而觉得她更疯了。

“你买那个做什么?里面都是一些去不干净的籽,而且这个时节也买不到品质好的白叠子,要么是些冷硬的成年货。又沉又冷,不能保暖,还不大值钱。你如果是有钱没地去,还不如买些绸缎,以后还能传下去。”

棉花在这个时代并未盛行,中原跟江南地区都没有种植,一般要从北面传入。京城还能买到,百姓也见过,但了解实在有限。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相应的处理工具。棉花中的杂质难以去除,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另外纺织工艺也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利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