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2(2 / 2)

加入书签

  一身锦袍的皇太孙站在月下,颓然地靠着柱子,拎着酒壶往嘴里灌,胸前的布料都打湿了。

  俊美的脸庞没有了天之骄子的傲气,一脸颓丧,眼眸里的神采全部化为了无尽的思恋。

  清艳绝伦的明月最引人愁绪,李嘉筠看到这位殿下,估计是有心事,她不是温柔可爱的闺秀,也没兴趣当解语花。

  福了福身,她唤了声“太孙殿下”,准备转身离开。

  “站住。”皇太孙也不知道想到什么,看到飘过的素色衣角,就将人叫住了。

  大宁宫一所清寂的大殿里,素衍端坐着阅读经文,耳畔却传来丝竹之乐。

  他微微疑惑地看了看门外,身旁伺候的太监很机灵,道:“圣僧是在想哪里传来的声乐,是吧?”

  不顾素衍清冷的神色,小太监自顾自地说道:“今日是中秋宴会,东宫皇太孙殿下宴请百官及其家眷,听说很热闹的。”

  他喋喋不休地说着,从歌舞讲到花灯,唾沫横飞,而素衍依旧不悲不喜,毫无反应。

  终于,小太监说完,发现素衍没有反应,他才尴尬地挠挠头,道:“奴多言了,打扰圣僧清修。”

  “无妨。”

  就在小太监告退时,素衍从他贫瘠的关系谱里搜索到昌乐伯府和东宫的关系,他心中一动,问道:“昌乐伯府可来了人?”

  这可是素衍第一次询问俗事,小太监愣住了,直到素衍又问了一遍,他才连连点头道:“来了,昌乐伯夫人带着世子夫人来的,我还看到他们家的马车了。”

  素衍清冷的眼眸闪过一丝失望之色,垂眸看到脚底的鞋子,暗道:她今天没有来吗?要不晚上……算了,他都答应陛下宿宫里了。

  以为素衍与昌乐伯府有旧,小太监又说了些关于伯府的事情,可惜这位圣僧一直表情淡淡的。

  就在小太监无趣时,他一拍脑袋,说道:“哎,瞧我这记性,刚刚小李子还叫我去东宫门口,悄悄看看那位漂亮的女子,听说是昌乐伯夫人新进门的儿媳妇,第一次进宫,可漂亮啦。”

  美人,总是特别的存在,小太监们没有恶意,纯粹是好奇而已。

  而素衍清淡如琉璃般的眼眸一动,顿时闪亮起来,他们说的是阿筠吗?

  小太监一溜烟地就跑了,素衍想问时,已经殿内空空,没有人了。

  他也不恼,放下经书,缓步走出门。

  不是第一次陛下留宿,却是他第一次踏出寝殿的门。

  清冷的月色下,宫中的景物别有一番滋味,却没有让他留足,反而步履匆匆。

  素衍不知道东宫所在,全凭借对丝竹之声的方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