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5(1 / 2)

加入书签

还小呢,你定要看护好她。我以后多给你烧些纸钱,你们不用俭省 。”

  吴氏去了十来年了,年年坟头添土,越来越高。自从赵世简给她请封了一品诰命,吴氏的坟墓规格更大了。赵书良烧过了纸,坐在一边,有些发愣。

  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阳阳的,他趴在坟头睡了一觉。起来后,感觉浑身都是力气。

  “娘子,刚才是不是你来过了。我来的时候还恹恹的,这会子腿脚都有劲了。娘子,你的东西我都留着呢。等我以后死了,咱们葬在一起。你且别急着过奈何桥,一定要等我一起来。下辈子,咱们还做夫妻。”

  赵书良看过了吴氏,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有娘子照顾闽娘,他再没有不放心的。

  京城里最伤心的要数庆哥儿了,闽娘是他亲妹妹。妹妹出生的时候,他和外婆大娘一起守了好几天,月子里,阿娘伤了元气,他经常半夜跑过去看妹妹。从京城到福建,一路颠簸,小小的庆哥儿帮着李姝哄妹妹开心。他离开泉州的时候,妹妹还肉嘟嘟的,都能走稳了,还能哥哥哥哥地叫他。

  忽然间告诉他妹妹没了,庆哥儿伤心地哭了。贤妃搂着他直安慰,“你妹妹是天上的仙子,王母娘娘让她提前归位了,她这会子正在瑶池边上吃仙桃呢。你阿爹阿娘定然很是伤心,你要好好的,你阿爹阿娘才能放心。”

  贤妃是京城里唯一一个猜出闽娘死因的人,李姝在银票里夹了一张纸条,只让她盯着平家,不论老幼,有错就钉死!贤妃聪慧,三妹妹自来不是这样狠厉的人,除了孩子,她不会这样性情大变。

  后来,赵世简陆陆续续派回来十几个拳脚功夫很不错又很机灵的护卫,扮作做家丁轮着跟着庆哥儿,以防不测。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过去了。洪姨娘生了个女儿,取名馨娘,老太太虽然不大满意,但总比没得生要好。嬛娘天天带着妹妹玩,两个姨娘关系越发好了。倒是赵书良有些不满,两个姨娘一说起话来都不理他了。

  庆哥儿满了十岁了,不能再住在后宫里。四皇子也大了,景平帝不想让儿子们长于妇人之手,把儿子挪到了西五所,让大皇子带着一干弟弟们一起住在那里。虽说是住在一起,但各有各的院子。

  庆哥儿又回平康坊住去了,他仍旧住东厢房,庄小郎住西厢房,正房空着。赵世简往家里拿的银子越来越多,家里一干吃穿用度也越来越大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