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0(1 / 2)

加入书签

李姝等人哈哈大笑。有了雯娘在,家里人再出去买东西之前都会问问她,哪里物美价廉,哪家店铺老板规矩。

  虽则赵世简官职高,但家里下人出门一向不透漏主家消息,不长眼的见他们是外地人,总想欺一欺。范婆子是个人牙子,最是消息灵通。雯娘耳濡目染,不说对泉州城了如指掌,听她的指点,至少不会上当受骗。

  赵家在这里也没有亲戚,就家里这几个人,再加一些同僚家的往来,倒也轻省。赵世简忙着军事,十天半个月才能回来一趟。刚进了腊月,他又带回来一万两银票,让李姝收好。

  李姝小声问他,“官人,这是该拿的吗?”

  赵世简安抚她道,“娘子别担心,这是国公爷给我的。国公爷一心为公,我们得的倒不多,若是换做贪婪的,再翻两倍的数都有可能。”

  李姝没敢问这钱是不是从军饷里出的,她知道又能怎么样呢,世情如此,官人是东南军二把手,若他一文钱不拿,旁人还怎么过年。

  她只得一再嘱咐他,“官人定要跟着国公爷走,有他兜着,我才放心呢。”

  夫妻二人在房里说私房话,赵世简自然不再束手束脚,把她揽进怀里,“娘子别怕,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心里有分寸。”

  与赵世简商议后,李姝采买了一车的礼物,让墨染亲自跟着商队一起,押送回京,送给赵书良及肖氏等人,算是她们的年礼。墨染一直到腊月底,终于又从京城返回,带来了两车的礼物,都是肖氏、孙氏及丽娘等人送的。

  以前在京城常见的东西,到了泉州,好些子都买不到,肖氏见墨染亲自回来,多多地买了一些,都送给了女儿。赵书良收到小儿子的年礼,心里也很高兴,自己出了银子,让孙氏也备了许多东西,一并交给墨染带回泉州。

  李姝接到京城来的礼物后,感动的眼眶发红。她清点了东西后,往窦太太等人家里各送了一些,剩下的,自家留着慢慢吃用。

  泉州的冬天没有那么冷,早晚穿的厚一些,晌午时分有一件夹棉的就可以了。

  日子呼啦啦忽然到了小年那一天,一大早,李姝吩咐下人今儿多买两个菜,再买一壶酒回来,今儿老爷定是要回来了。

  自到了泉州后,家里都改口了,称赵世简为老爷或将军,李姝自然就是太太或者夫人了。

  上午,李姝带着玉娘坐在院子里做针线,琴娘跟着平哥儿跑来跑去,闽娘被封娘抱着,正在院子里四处溜达。

  温暖的太阳晒在人身上,大伙儿不免有些懒洋洋的。

  主仆几个正随意地闲话,忽然,外头传来文崖的大叫声,“太太,太太,可了不得了,家里来客了,太太,太太快出来看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