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1(2 / 2)

加入书签

  孙氏也点头,“妹妹,你二嫂说的对,阿娘去得早,你们兄妹三个,定要手足和睦,不然外人都欺负咱们。”

  姑嫂三个说了一阵子话,然后结伴一起往最近的银楼去了。

  李姝给慧娘挑了一套赤金首饰,没有镶嵌宝石,共十二样,重七两二钱,当下一两金兑十两银,加上手工费,花费银子整整八十两。孙氏也挑了一套差不多的,费银七十二两。

  孙氏想了想,她是大嫂,总不能比弟妹花的还少,官人知道了又要说她。又给慧娘单独挑了一根金步摇,上面坠了好几颗宝石,又挑了两个金戒指,零零总总加起来,共计八十五两银子。

  李姝今儿没带钱,本来预备记账,店家掌柜认识她,先记上,回头再给,这是大户人家常有的事情。哪知孙氏今儿带的银票足,先给李姝付了。

  后面一段日子,李姝为了不过度思念丈夫,每天到柿子树巷报道,跟着孙氏一起给慧娘置办嫁妆。家具、首饰、衣裳鞋袜、布匹、文房四宝,连续忙活了一个多月才算规整齐了。

  李姝见慧娘只有一个丫头,与孙氏商量后,汇报赵书良,要给慧娘再买人。

  赵书良为了给女儿置办一份像样的嫁妆,又给了妯娌两个三百两银子,让她们给慧娘打一套贵重些的首饰,剩下的给慧娘压箱。其余事情,买人也好,买东西也罢,不用跟他说,妯娌两个商量好了直接办。

  孙氏带着她二人一起,又给慧娘买了一个婆子、和一个七八岁的小丫头。蓉娘过两年就要长大了,到时候得配人,这个小丫头正好就长大了。婆子老道些,遇着一些妇人家的事情,也能提点两句。

  慧娘的嫁妆刚置办得七七八八,李姝又回了趟秀水坊打听消息。听得严氏说道,朝廷平叛结束,大军即将班师回朝。因叛军里吸纳了大量土匪盗贼,作战手段颇是下作,朝廷五万大军损失了有三四千。

  严氏的父亲严文凯这一次作为钦差大臣总理抚恤灾民各项事宜,严氏能得到许多一线消息。李姝三天两头回去打探,严氏也不隐瞒她,有一说一。

  李姝听严氏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惊肉跳,三四千个家庭啊,有人没了儿子,有人没了丈夫,最可怕的是有许多小娃娃失去了父亲,从此任人欺凌。

  李姝从秀水坊告辞回家,一路上心绪无法平息,她迫切地想知道,赵世简是不是平安归来。

  这样又等了近半个月,大军终于凯旋归来,先驻扎在京郊西营东侧十里路远的一处荒地上,经检查批准后才能回营。

  景平帝着平正涛进宫面圣,又命王太师至京郊犒劳西营将士们。王太师是先帝老师,一向只忠于先帝。先帝在时,王太师在诸皇子之间不偏不倚,从不朋党,先帝虽然去了,景平帝依然很敬重他。

  景平帝为平正涛办了隆重的庆功宴,并当场封平正涛为正二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