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1 / 2)

加入书签

,共二十文钱,主仆六人一起围着大堂里靠窗户边一张桌子坐下,一人喝了一杯茶,又歇息了一刻钟,眼见快到晌午了,李姝决定先回家。

  文崖付过账,一行人正要走,忽然听见有人说,“这是李三娘子不是?”

  李姝感觉这称呼应该是叫她,忙回头一看,只见一位中年妇人带着一个丫鬟和一个婆子从楼上下来了。

  李姝仔细想了想,实在想不起这是谁。

  对方年龄比她大,又主动给她打招呼,她只得先行礼,含糊着问了好。

  那妇人见李姝口里含糊着,知道对方不认得自己,看了旁边的婆子一眼,婆子开口报了家门,“我们老爷姓王,和三娘子的大舅父是同僚,贵府大娘子和我们家二娘子整日在一起呢,三娘子不记得了,我们二娘子叫婉娘的。”

  茶楼里人来人往的,婆子不好说破自家二娘子人在东宫,故而拐着弯说和豆娘整日在一起,还把名字点了出来。

  李姝想了半天才想明白,这人是东宫昭训王婉娘的亲娘。李姝心里直冷笑,哼,你女儿才进齐王府大门的时候,就立刻投靠了平侧妃,整日与我姐姐为难,怎么,如今又想化敌为友不成。

  李姝似笑非笑地对王太太说道,“原来是王太太,多年未见,王太太风采如故。我大姐姐近来挺好的,不知贵府二娘子,近来可好?”

  王太太尴尬地笑了笑,王昭训近来可不好。从她进齐王府开始,就不得宠。原来想着靠着平侧妃,也能得殿下青眼,哪知齐王就是眼里看不见她。在齐王府,她和豆娘都是一样的身份,谁也不比谁精贵。

  后来齐王做了太子,豆娘一下子得封正四品良媛,她只封了个小小的昭训,差距一下子拉开了。刚开始她还有些不服气,但天长日久的,殿下眼里始终装不下她这个人,三两个月才能得一次宠。平良娣见她没用,渐渐也不再抬举她。王昭训再多的傲气,也日渐打磨没了。

  夫主不宠爱,太子妃早就嫌弃她跟着平良娣一起多事,除了份例的东西照常给她,多的没有一丝的赏赐,对她也不冷不热的。

  没有了平良娣给她撑腰,东宫是个人都能踩她一脚。

  王昭训心里发苦,但也没法子。宫里的日子就是这样,光鲜的没几个,苦熬着的,倒是有一大堆。

  敏良媛自太子妃开口让她生育后,开始若有若无的争宠,很快得了太子的宠爱,王昭训又想靠过来,敏良媛不曾理她。等敏良媛有了身孕,眼见着马上也要封良娣,她想着两家原来也有些拐着弯的交情,总不至于见死不救,任由东宫其他人作践她。

  王昭训给家里人传了信,让王太太说服李太太,宫里的日子,单打独斗怎么能行,等她封了良娣,总得有个自己人,与其找别人,还不如找亲朋故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