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3(2 / 2)
“好,当如是啊!”林翰林拍案叫好,胡率明若有所思:“我古宋中陆,也当行此策!”
谢锦秀听了,不由得的张张嘴巴,想说点什么,却又闭上了嘴,古宋国幅员辽阔,想要短时间内开班义学,有点困难,但是丰城一地,倒是好说,所谓特区特办。
“那这个善堂?”林翰林瞪了胡率明一眼,觉着他打扰了谢锦秀的思路。
谢锦秀押了一口茶,才缓缓开口:“人不过是生老病死,百姓最怕的就是生病,而学生看过附近很多书籍,沿边诸国的医馆很少,百姓一般的疾病,都会造成死亡,但是如果我古宋国,能够在那里开几个善堂,收治困苦疾病的百姓,想来成本低,收获高,我古宋必然被善待!”
这话一说,林翰林眼睛都瞪了出来,要知道很多穷苦人家为了治病,给大夫下跪磕头的不少。
“要为良相,也为良医,四学府的师兄,很多都懂医,一般的病症都不在话下,光是去做一乡绅有些可惜,若是给他们多一个进身之阶,也不是很好么?”谢锦秀眼珠子一转,就把杨学府子弟给出卖了,懂得医术的杨学府中子弟就有不少。
“当年,谢学府便是一力担了当时此地的医治!”胡率明有些心情复杂的看向了谢锦秀,想来此子这策应当是在祖训或者祖籍中所得。
谢锦秀心里一突,老师啊,你这个眼神,让我有些接受不能。
“商人之利更是前面两个能不能实行下来的关键,我朝农税相较于商税要高上不少,但是其实商人获利要比在地里刨食的农民要强上不少,开放此地与中陆的通商,那么商人之利将会滚滚而来,商税提升,用于义学和善堂,正是良性循环!”谢锦秀拱手说着,“都是学生之浅薄的看法,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批评指正?批评什么?指正什么?林翰
↑返回顶部↑